武隆区示范幼儿园园长 童敏
当得了“园长妈妈”,成得了“全能专家”
还是一名幼儿老师时,童敏总是把每次日常教学都当作公开教学一样准备。她学着放慢语速、俯下身子、走进孩子。孩子不舒服,她抱着搂着;家长没时间接送,她就一个一个送回家里……在她的工作辞典里,只有“热爱”二字。
2008年她走上园长岗位,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好的学前教育成为新追求。
受困于幼儿园场地有限,很多活动无法开展,童敏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向空中拓展活动场地的新思路,以幼儿发展为本,以现有条件为本,以循序渐进为本,利用坡地、树林、建筑外墙等打造集观察、运动、探究为一体的“我们的生态园”,成为孩子们感知、探险、交往、游戏的天地。
她是“园长妈妈”,也是“全能专家”。她先后获得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重庆市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在她带领下,幼儿园涌现出一大批师德好、业务精、能力强的“幼教尖兵”,幼儿园先后获得重庆市幼儿教育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近年来先后吸引市内外1000余人次前来观摩学习。
江北区玉带山小学教师 赵子苇
青出于蓝,3年获国际、国家级等奖项28次
她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也是一名新人教师,目前斩获了28个奖项,其中国际奖项1个、国家级奖项9个。
作为重庆唯一受邀教师,她在2020年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全国研讨会上展示获奖课例——《走进智能家居》,整个小学组的全国展示课例仅有10个,她向全国展现出重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水平。
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多次执教区级研究示范课,还是重庆青少年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专委会委员。自编微课《跳舞的女孩》获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全国二等奖,撰写的论文获重庆市基础教育改革论文大赛一等奖,先后指导学生获奖14次。
随着教学水平的提升,她深刻意识到学生应具备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素养和能力,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她通过项目化方式组建学生团队,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发现身边的潜在问题,并开展实际行动,从批判、创新的角度解决问题。例如在《文明养犬》项目实施过程中,她动员学生深入社区展开调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方案,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铜梁区关溅小学教师 刘明静
“渡娘”13年坚守码头,只为孩子安全过岸
铜梁区关溅小学地处琼江边,有600多名学生,其中大约60%都是留守儿童。在琼江对岸的梧凤、梅子两个村,每年都有三五个适龄儿童要到关溅小学读书,但因为沿江公路到校较远,所以乘坐渡船成为这些孩子上学的捷径。
13年前,刚到关溅小学的刘明静得知孩子独自乘船很不放心,于是决定每天都到江边码头护送孩子,耐心叮嘱他们注意安全,并看着这些孩子乘船安全到岸才离开。也正因为此,她成为学校到得最早、走得最晚的那个人。
这些学生中大多数都不是她班上的,但每个孩子都感受到了她的关心和温暖。学生说:“刘老师像我们的妈妈一样,每次都要看我们上了岸她才走。”13年日复一日,寒来暑往。虽然送走一批又一批学生,但刘明静的护送却从没间断过。渡船的船夫、乘船的村民都亲切称她为“渡娘”老师。
在刘明静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老师加入其中,如今关溅小学已成立起“渡娘”护河小分队。多年来,学校没有一名学生因乘船发生安全事故。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教师 朱习江
逐梦海天,领“海航班”雏鹰振翅高飞
2016年5月,西南地区首个“海军航空实验班”落户重庆十一中,急需一位政治素养高、管理能力强、教学成绩好的班主任。朱习江老师成为不二人选,当时她已经是屡获殊荣的资深教师,却仍然要重整行装再出发。
谦逊好学的她克服重重困难,结合学校“博文修德,精益求精”的办学理念,制定了《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海军航空实验班管理守则》,以“海航大讲坛”等活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以“模拟飞行”等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同时还创新开展“海航合唱团”“海航演讲团”“海航书法社”“海航涂鸦社”“海航话剧社”等活动,形成了基础课程、融合课程和拓展课程三位一体的海航班特色课程体系。
2017年1月6日,全国海军航空实验班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学校顺利召开,重庆十一中海军航空实验班的办学经验作为范本得到推广。2020年还成功申请国家级课题《海航特色教育与高中体育与健康的整合研究》。两届高考,49名海航学员考上了海军航空大学飞行与指挥专业,还有3人是清华、北大双学籍。
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教师 罗林
热爱家乡,“汽修达人”演绎技能扶贫
罗林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国企,待遇相当不错。2008年他得知黔江职教中心在招聘汽修教师,就萌生返乡从教、反哺故乡的想法。
进入学校初期也是汽修专业建设起步阶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实训,他到修理厂找来大量废旧部件做成教具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还常常利用周末带着部分学生到修理厂“体验式”学习……一个个困难迎刃而解的同时,学校汽修专业也蜕变成重庆市高水平骨干建设专业、国家示范重点专业、中德(重庆)汽车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中心联盟单位、教育部“1+X”证书全国首批试点专业。
罗林先后培养2000余名贫困学生掌握汽车维修技能,其中1000余名进入长安、大众、吉利等大型企业工作,带动1000余个家庭脱贫致富。
这些年来,罗林还带领教学团队先后组织电商培训、创业培训等累计52期,常年培训学员2000人以上,并积极协助扶贫村种植大户销售蔬菜3万余斤。他说:“苦点儿累点儿没什么,能帮到更多人脱离贫困就很幸福。”
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教师 李沂念
“特别的爱”让幸福温暖看得见、摸得着
10年前,李沂念成为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的一名音乐老师。走进校园的第一天,他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盲孩子们在校园里行走自如,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尤其令他震惊的是,学校居然有一支“扬帆管乐团”,虽然当时演奏还很稚嫩,但要知道这些孩子都看不见,学习器乐演奏更是困难重重。
当时他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发挥自己所学把这支管乐团带好。
李沂念从零开始,学着读密密麻麻的总谱,学习指挥手势,揣摩着怎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师生们讲解气息的控制和乐曲的情绪处理,摸索着乐团日常管理的办法……10年来,李沂念带着扬帆管乐团师生练出30多首曲子。
2012年“扬帆管乐团”应邀参加上海之春国际管乐节展演,随后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指导帮助,演奏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这些年陆续登上北京音乐厅和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在解放军军乐厅和重庆大剧院开了专场音乐会,让更多人听到盲孩的演奏,感受到特殊教育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