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冷的时候送去最暖的爱七旬老党员向1000余中学生捐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重庆冠心病患者今起可用上“700元心脏支架”了冬日暖阳这对夫妻带动178名群众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几万元甚至几千元的预算项目也要被“挑刺”重庆5所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
第010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最冷的时候送去最暖的爱
七旬老党员向1000余中学生捐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重庆冠心病患者今起可用上“700元心脏支架”了
冬日暖阳
这对夫妻带动178名群众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几万元甚至几千元的预算项目也要被“挑刺”
重庆5所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1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七旬老党员向1000余中学生捐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本报讯 (记者 左黎韵)1月13日下午2点,长寿区石堰中学操场上,200余名学生整齐列队,一位老人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依次送到孩子们手中,并鼓励大家不负韶华,好好学习。

  老人叫但光碧,今年76岁,曾任职于长寿区教委,老伴也是事业单位退休干部。退休后,老两口一直关心关爱下一代成长。去年,老人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被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勤奋好学、艰苦奋斗,以及求真务实的为民情怀深深感动。

  “青年学生就要学习总书记这种勤奋好学、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年底,但光碧将自己购书赠书的初衷写信告诉总书记。很快,他收到了国家信访局的回信,并对他的义举表达了敬意和感谢。随后,老人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订购了1969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并决定将其捐赠给长寿当地中学生。

  石堰镇是但光碧的故乡。13日,老人来到石堰中学,将书籍送给了孩子们。

  早在去年暑假,石堰中学初三学生陈虹利就通过互联网仔细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的经典章节,被书中的许多故事所感动。

  “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陈虹利很珍惜这次获赠的书籍。她翻阅着新书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在延安度过的“五关”给她印象最深刻,书中有许多温暖而感人的故事,让她更加坚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感谢但爷爷,我会用心精读这本书,从书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

  当天,但光碧还向长寿中学、葛兰中学的1000余名学生捐赠了此书。老人的儿子但晓磊告诉记者,父亲平日生活很简朴,但在关爱青少年、帮助他人的事情上从不吝啬。作为后人,他们非常支持父亲捐书的事情,也为老人的义举感到骄傲。

  长寿区教委副主任刘儒才称,但光碧老人的义举是长寿区集结社会力量,上好新时代德育课的一个缩影。目前,长寿区正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