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 三年攻坚显成效 碧水蓝天入画来
第022版:辉煌“十三五”渝跃新时代·北碚
上一版 下一版 
北碚 三年攻坚显成效 碧水蓝天入画来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2 月 3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准发力科学助力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北碚 三年攻坚显成效 碧水蓝天入画来

    蓝天白云下的北碚城区 摄/吕真

    北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生态文明分中心 摄/秦廷富

    北碚区大气网格化监测预警指挥中心

    胜天水库水质良好,风景如画 摄/王迎春

    璧北河水质自动监测站

  “十三五”时期,北碚区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2018年以来,通过实施污染防治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北碚区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战”出蓝天白云、碧水青山,绘就一幅幅美丽画卷。

  北碚蓝

  说起北碚,大家耳熟能详的是“都市后花园”、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夜雨寄北……

  现在的北碚又有了一个新名词“北碚蓝”。

  截至2020年12月29日, 北碚区收获338个蓝天,继续居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第一,预计今年将收获340个蓝天。

  “可喜的是,北碚的蓝天继续保持,已经成为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中首个突破340天的行政区。”北碚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北碚蓝”的背后,是“1个综合指挥中心、129套监测监控设备、1套管理信息系统、1支延伸至村(社区)的600余名网格员队伍”的全天候保障。这不仅能精确预测未来1小时到7日的空气质量和污染状况,大数据、无人机和AI智能识别等新设备和技术的加持,更使得辖区大气污染问题“尽收眼底”。

  蓝天持续的同时,各类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2015年PM2.5年平均浓度为52ug/m3,截至今年12月29日,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到32ug/m3。

  “‘北碚蓝’,已经成为北碚人话语频次最高的词语之一。”北碚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北碚蓝”的取得是全区在“十三五”时期全力贯彻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部署,上下齐心协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个缩影。“现在,老百姓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待在户外散步、打球,呼吸新鲜空气,用手机记录下身边的绿景。”

  七个率先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北碚区以“七个率先”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思路和重要举措——

  在全国率先建成大气AI智能监控预警网格化系统,实现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全方位多手段监测监控。3年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上升,由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第六上升到第一。

  在全国率先建成生态文明实践分中心,将重点打造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党员先锋队伍、生态文明思想宣传教育模范志愿者队伍、生态文明思想实践科技示范志愿者队伍。

  全国率先完成污染源普查试点,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实的支撑。

  全市率先建成智慧河流和污染源物联网在线监控平台建设,形成“三水共治”水治理综合体系,精确水环境治理。

  全市率先完成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标准化建设试点,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良好。

  全市率先开展农村污水治理示范;全市率先完成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城市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多年保持100%。

  北碚区的“七个率先”,促使全区污染防治成效明显,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北碚区环境质量考核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整体推进率均全市排名第一,社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排名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第一。

  清零行动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北碚区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对此有着深刻理解。

  在切实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上,北碚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抓手,将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最大的民生问题,扎实开展“清零行动”。

  北碚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对群众举报投诉问题进行核实查处,不仅第一时间回应了老百姓的生态环境关切,而且极大震慑了违法企业,企业恶意违法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

  具体工作中,北碚区制定了《北碚区生态环境问题督查督办工作实施方案》,出台了年度督查督办计划,对中央和市级各类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及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及全区大气、水、土壤、噪声等污染防治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开展全面自查和专项督查,对推进缓慢、进展滞后的生态环境问题采取通报、下达督办函等方式限期进行整改,对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实施挂牌督办并启动相关追责程序。

  截至目前,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期间交办的57件群众举报投诉问题已全部办结清零;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期间交办的174件群众举报投诉问题已完成90%,剩余问题将尽快全面解决。

  共享生态红利

  2016年,在创建成为全市首个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后,北碚区便启动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此时,北碚人思考最多的问题是:“两山论”重要思想如何在北碚生动实践?

  北碚区以治理缙云山为契机,从2018年6月以来,北碚区对缙云山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拆除从上世纪90年代起的多年违建,实施生态搬迁,修复自然生态,谋划产业提档升级。截至目前,北碚区累计投入资金25.1亿元,拆除缙云山各类建筑物53.2万平方米,核心区、缓冲区实施生态搬迁520人,同步引导实验区地质滑坡隐患和生态脆弱区域162人搬迁。

  “群山合抱,绿波荡漾,薄雾轻笼。”这是市民对治理后的缙云山最真实的感受。

  经过3年的共同努力,2019年,北碚区被国家生态环境部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目前,北碚区已率先获批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第一个市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并已做好来年创建国家级“两山”基地的前期准备。“北碚的未来可期,山美景靓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北碚人定会尝到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生态红利。”北碚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北碚区目前已制定5大体系31个类别共47个重点项目,涵盖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两山”路径转化实践、智慧环保等多个方面。接下来,北碚将进一步加快推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以筑牢生态屏障、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美丽乡村为建设载体,围绕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目标,加快推动“两山”高水平转化,建设生态宜居城区、休闲度假目的地、高新产业基地、科教文化高地,做好厚植绿水青山、铸就金山银山、夯实“两山”转化三篇文章,积极探索北碚特色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用“生态颜值”换产业价值,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持续增强人民群众源自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数”说北碚生态环境>>>

  蓝天

  2020年截止12月29日, 北碚区收获338个蓝天,同比2017年增加55天,预计全年收获340个蓝天。

  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六项指标年平均浓度均呈明显下降趋势。

  碧水

  嘉陵江水质由Ⅲ类改善为Ⅱ类。

  黑水滩河、璧北河水质由Ⅳ类改善为Ⅲ类。

  梁滩河出境断面水质2018年率先消除劣Ⅴ类,2019年提升到Ⅳ类,2020年达到Ⅲ类。

  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

  宁静

  率先实现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双达标”;成功创建市级安静居住小区20个,建设环境噪声达标区58.55平方公里。

  绿地

  实现市民出门300米可见绿,500米可见园,森林覆盖率达到50.5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7.06平方米。

  北碚污染防治攻坚战大事记>>>

  2018年7月,颁布实施《北碚区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8-2020年)》;2018年10月,颁布实施《北碚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

  2018年12月,在全市率先完成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标准化建设试点。

  2018年,全国率先建设大气AI智能监控预警网格化系统;率先实现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双达标”;成功创建市级安静居住小区20个,建设环境噪声达标区58.55平方公里。

  2018年,收获310个蓝天,首次突破300个。

  2018年,嘉陵江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梁滩河率先达标。

  2019年11月,北碚区被国家生态环境部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2019年12月,建成投用智慧河流和污染源物联网在线监控平台。

  2019年,收获320个蓝天,首次位列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第一。

  2019年,梁滩河出境断面水质提升到Ⅳ类,率先实现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全境水域全达标。

  2020年1月,作为全国14个试点城市之一,率先完成全国污染源普查并开展应用。

  2020年9月,全市率先完成区级综合执法改革工作,率先推进街镇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联动工作。受理群众投诉举报1729件,按期回复率100%,目前回访满意率99.6%,排名全市第一。

  2020年11月,建成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实践分中心。

  2020年12月,完成市级“两山”基地创建并通过评审,即将授牌。

  2020年12月,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群众投诉全部整改完成,实现清零。

  2020年,全市率先完成“无废城市”建设任务,69个“无废细胞”通过验收。

  2020年,率先开展农村污水治理示范,率先完成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

  2020年,预计收获340个蓝天,梁滩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

  陆丰 除署名外由北碚区生态环境局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