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重庆大部地区降温4~7℃明日起可购买春运首日火车票三家医院可提供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不在“冰冻线”内,不代表重庆不冷一个加拿大人眼中的重庆战“疫”不出乡村不跑路,书屋中有致富路引导村民学技术,年轻小伙把书读江津区中医院 外引内培打造高端人才核心品牌价值
第023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今起重庆大部地区降温4~7℃
明日起可购买春运首日火车票
三家医院可提供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
不在“冰冻线”内,不代表重庆不冷
一个加拿大人眼中的重庆战“疫”
不出乡村不跑路,书屋中有致富路
引导村民学技术,年轻小伙把书读
江津区中医院 外引内培打造高端人才核心品牌价值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2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功十三五 健康中国梦

江津区中医院 外引内培打造高端人才核心品牌价值

    石学敏院士(右二)现场进行病例分析

    “传帮带”拜师现场

  近年来,江津区中医院以人才梯队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内驱力,大胆探索,敢于创新,制定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措施,引进、培养了大批高端中医药技术人才,突出了传统特色,补足了功能短板,不断提升了医院中医医疗、教学、研究核心竞争力和中医品牌影响力,为推动“健康江津”建设及江津区中医药事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龙头效应”作用。

  高端人才领跑医院学科建设

  12月25日上午9时,中国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培训会在江津区召开。培训会上,石学敏院士以“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为题向每一位学员传授了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精髓所在。来自川渝两地中医院的业务骨干200余人参加了培训。

  据江津区中医院党委书记黄静介绍,自2019年5月建立“石学敏院士工作站”以来,医院先后派出3批8人次前往天津中医药大学学习进修,得到了石学敏院士及其工作团队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通过学习,医院对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中风患者的后遗症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近年来,江津区中医院为克服中医药专业高端人才不足、医学博士及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引进困难等缺陷,先后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办法”。《办法》明确引进各类人才(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高学历人才、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给予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除区级层面相应人才补贴外,还给予高端人才安家补助及岗位津贴等。同时制定人才引进远期规划及年度计划,扩大人才引进途径。

  “柔性引进医疗领军人才,开展‘传帮带’工作是医院近年来采取的重大举措,也是目前医院在引进顶尖人才方面最大的一个亮点。”医院副院长赖平表示,医院外聘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建立“院士工作站”,外聘原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重庆市介入心脏病学研究所副所长迟路湘教授作为介入工作的指导专家,外聘全国名中医郭剑华、王辉武教授建立“全国名中医工作室”,外聘全国名老中医周天寒教授建立“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

  5年来,医院共引进40余名研究生、70余名本科生,涉及康复科、心内科、脾胃病科、骨伤科等优势学科及其他业务科室。

  医院的快速发展,高端技术型人才成为第一生产力。在众多引进人才中,脾胃病科刘羽、康复科高剑明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刘羽和高剑明都是毕业于黑龙江医科大学的研究生。如今,刘羽成了脾胃病科的学科带头人,高剑明则成了康复科的业务精英骨干。“医院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们除了把医院当家外,更要用所学医学知识服务更多患者,以提升患者的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两人发出了共同心声。

  传帮带成为优势学科发展内驱力

  近年来,为推动医院优势学科全面发展,江津区中医院除了在引进中医高端人才上做实、做细外,鼓励更多业务骨干走出去,并制定了《在职人员研究生管理办法》,全面支持在职人员提升学历教育。同时加强与中医高校湖北中医药大学及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医学院校的长期合作,教学相长,助推人才培养。加大对科技创新、科研工作的支持和保障,并制定相应的奖励办法。另外,通过“石学敏院士工作站”与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合作,不定期选派针灸专业骨干人才进行技能和科研培养。

  “围绕重点专科、重点学科,每年业务骨干参加市内外半年以上进修学习达30余人次。特别是通过柔性引进顶尖领军人才建立的‘院士工作站’‘全国名中医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依靠‘传帮带’模式培养了大批学科带头人、技术带头人。”医院院长曾宏表示。

  “传帮带”不但提升了医院优势学科核心品牌,更重要的让一大批业务骨干在中医内科、中药外用等领域的技能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2007年参加工作的何伟在医院推拿科从事推拿工作,2018年拜全国名中医郭剑华为师,使其在筋伤诊疗、中医内科等领域的治疗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特别是2019年5月3日“石学敏院士工作站”成立后,针灸醒脑开窍针刺技术得到了显著突破,帮助无数脑卒中患者恢复了肢体功能,大幅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自2019年4月21日成立脑卒中康复科以来,住院人次达2000余人,门诊人次达5000余人,一大批脑卒中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近5年来,1个院士工作站、4个名中医工作室的成立,通过“传帮带”模式,培养了50余名骨干人才,涵盖了全院中医优势临床科室,中医治疗效果大幅提升,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中医简、便、验、廉的特点更加凸显,群众就医体验得到大幅提升,社会美誉度逐月攀升。

  马太超 蒋晨 图片由江津区中医院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