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传承 文明之美向阳而生
第028版:辉煌“十三五”渝跃新时代
上一版 下一版 
百年传承 文明之美向阳而生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2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碚区朝阳小学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校园
百年传承 文明之美向阳而生

    朝阳小学少代会优秀队员展风采

    学校举行爱粮节粮知识竞赛

  日前,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评选结果公布,全国共有641所学校入选,重庆仅15所,北碚区朝阳小学名列其中。据悉,全国文明校园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此次获奖是朝阳小学在精神文明创建领域取得的又一殊荣。

  “文明校园,是一所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是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在学校的具体落实。”朝阳小学党总支部书记邓薇强调,创建文明校园,培育文明学生,教育人义不容辞。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朝阳小学拥有100多年深厚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建设文明校园的理念和实践自建校伊始便一以贯之。站在新时代的崭新起点,朝阳小学健全领导班子、创新德育课程、部署联合阵地、打造阳光课程、构建特色校园文化、营造阳光校园环境,将文明创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了立德树人和文明校园共创共赢的良好局面。

  厚植文明之根 以朝阳文化浸润阳光校园

  好的教育,是于无声处润物,于细微处育人。

  漫步在朝阳小学的道路上,目之所及处均是一片生机无限的景象,分布在校园各处的雕塑或浮雕作品,从写实的人物雕像到抽象的创意雕塑,从慷慨讴歌学校百年校训的浮雕到学子立德修身的一隅小品,无不彰显出朝阳小学积淀百年的深厚文化底蕴。

  徜徉于校园之中,惊喜更是处处皆是。抬头看,墙壁上各位名家大师的先进教育理念,引人深思;低头瞧,道路上醒目标语温馨简洁;远处望,以朝阳、向善、向真、向好等命名的校舍楼宇,传递出“朝阳树人”的诗意之美。

  为了实现校园处处皆育人、时时能育人,朝阳小学精心地把校园每个空间角落都利用到了极致。

  “校园是体现学校精神、学术和文化的载体之一,创建品位高雅、环境优美、文化浓郁,适于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文明校园,是朝阳小学的不变初心。”校长赵铭说,朝阳小学的前身朝阳书院,可以说在创立之初就深合了教育的本意——教化民众,使之向善,激励一代代朝阳人传承发展、砥砺前行。

  然而,朝阳小学深知,创建文明校园,既要坚守传统,更要求变求新,才能够激活文明校园创建的生机与活力,让校园创建变得丰富多彩。

  基于此,朝阳小学深挖百年朝阳的历史积淀,将“良师兴国、学子振邦”办学思想的内核与“书院文化(家国)、阳光文化(阳光)和未来教育(未来)”做了有机的整合,回归了“良师兴国、学子振邦”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今天的阳光少年,明天的合格公民”。

  朝阳小学以朝阳文化为引领,开设各类丰富的教育实践滋养朝阳学子。建设了科技未来空间、steam创客空间、太阳能发电站,培养一批批展翅翱翔的科技雏鹰。构建起馆校联动、科创育美的综合美育体系,逐步实现统筹城乡、美美与共的“大美育”愿景……学校俨然成了一个拥有”美术乐园”“现代科学园“诸多称号”的高品质教育“梦工厂”。

  为了进一步突出科技文化的创设,朝阳小学索性把重庆地区珍稀保护植物搬进了校园,让学校成为了“生物园”“智慧农场”。孩子们在“生物园”里感受一朵花的盛开,聆听一只小虫的鸣叫,自主探索生物的奥秘。孩子们沉浸在科技长廊“创客空间”里,挖掘科学奥秘,体验动手创作的乐趣。

  不负使命,开拓创新,朝阳小学担起传承文明礼仪的使命,高扬朝阳文化风帆,让文明之花在校园绽放出新的光彩。

  筑牢文明之魂 以特色课程引领孩子向阳而生

  “我最佩服钟南山爷爷,他在危难面前一次次挺身而出……”疫情来临,朝阳小学低年级学生采用说、写、唱、画的方式,讲述令人感动的事。中段学生采用习作、演说等方式,表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情。高年级学生采用视频或PPT、制作、思维导图、数据统计等方式展示中国的大国担当。

  疫情期间,朝阳小学变危机为教育契机,开展《我身在家,我心向国之“祖国赞”》主题教育课程,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厚植家国情怀的生命大课、生活大课、成长大课。由于成效突出,该课程获得重庆市一等奖,充分印证了朝阳小学课程建设的深厚功力。

  “文明,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独特气质。”朝阳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格外重视学生生命的成长和精神的打造,坚持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本课程、课外实践中,真正使学生在日常行为习惯中体现核心价值观要求,让文明之美由内而外散发出来。

  学校通过整合各级课程及课程实施中各种育德因素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学校课程思政的实效。

  学校以“家国教育”为底色,拟定了立德树人导向下的课程目标框架。顶层设计了2条主线:德育主题活动+学科创意教学,2个核心目标:爱国心,创新能,7类课程群的家国教育课程体系。将“立德”与“树人”“教”与“育”有机融合,双向运行,形成了“全域课程”“立体式教育”模式,整体推进了“立德树人”工程。

  此外,在课程整合周中,朝阳小学对课程资源进行深度整合与开发,开设农耕文化课程、小葵花课程、毕业情怀课程、小神农识百草课程等,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合理安排生活、体验生活情趣。在研学旅行课程中,朝阳小学带领学生走进年级教育基地、走进家乡名胜、走进中华名都、走进世界名城,认识社会生活、关注社会发展、参与社会实践。近年来,学生研学笔记、调查报告及学校研学成果多次获重庆市一等奖,学校被评为重庆市研学旅行先进学校。

  以课程为载体,朝阳小学不仅有效地提升了文明校园创建水平,还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文明行为举止,提高了公民意识与能力,丰富了个人素养与精神。

  激活文明之力 打造至善至美文明之师

  在全市乃至全国赛课上,他们出色发挥,摘得一个个奖牌;在三尺讲台上,他们用精湛的教学,带领孩子遨游知识的海洋、走向成长的彼岸;在课余课后,他们以师者之爱答疑解惑、播撒阳光,让孩子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知识广博、能力精湛、技术过硬,这是朝阳小学教师的共同奋斗目标;团结协作、阳光向上、创意有为,这是朝阳小学教师的共同价值追求,他们用自身行动诠释文明之美,彰显师者本色。

  人们或许会问:为什么朝阳小学拥有这么多好老师?

  “教师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扎实开展的重要支撑。”学校负责人强调,学校着力通过师德建设、教师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文明之师队伍建设。

  一方面,学校把师德师风建设看作学校办学的基础,加强教师作风建设,提高教师师德修养,树立良好形象,引导教师做一名有魅力、有担当、有责任、有理想的教师。另一方面,学校实施青蓝工程、博学工程、名师工程“三大工程”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开展“青蓝工程”,让年轻教师在师傅的“传帮带”作用下快速站稳讲台。实施“博学工程”,提供专项博学资金,供教师购买教育教学类书籍,实现自我成长。打造“名师工程”,聚焦教学创新能力、学科知识拓展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助力老师成为有影响力的市区级学者型教师。

  扎实的教师培养活动,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锻造了一支文明儒雅的教师队伍,也为文明校园创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力量。近3年,学校有9名教师获得国家级赛课一等奖,28人在重庆市各学科赛课中获奖,70人在区级赛课中获奖,200多篇论文发表及获奖,出版发行专著12本。

  绽放文明之美 家校社同心共创文明家园

  全国教育大会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文明校园的创建中,朝阳小学以优秀家训文化为突破,完善家庭教育的联动机制,引导开展各种家庭亲子活动,影响和带动大人践行家规家训、共建好家风,从而推动文明校园、文明家庭乃至文明社会的建设。

  学校将家风家训作为特色课程实施,通过“整体设计课程规划”“分年段确定育人目标”“制定各年段课程内容及育人方式”三大主题,切实将家风家训课程建设落实到日常教育工作之中。从“学习·传承”“重拾·挖掘”“践行·发扬”三个层次,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创新的家风家训活动。

  这样的一幕幕在朝阳小学成为常态:情景剧表演、书画比赛、家风家训讲座等弘扬家风文明的系列活动,在校园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文化墙、教室走廊关于家风文明的传播处处可见,全校性的家风家训主题家长会、家风论坛、家长面对面交流活动等活动,让家长们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通过挖掘开发家规教育、家风传承的课程活动,越来越多的朝阳小学学生家庭由“旁观者”成为了“参与者”,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成为“榜样家庭”。以前爱打麻将的张女士现在放弃麻将,只要有时间就和孩子一起整理提炼家训,让孩子从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张祠睿一家主动把行动不便的伯父伯母接过来当成自己的双亲孝敬,照顾起居,给他们洗脸洗脚、煮饭洗衣,张祠睿耳濡目染学会了怎样孝敬老人。

  家风家训的梳理弘扬,让家长更加信任、支持学校,成为学校坚强的同盟军,更多的家长主动申请当“家长义工”,在学校科学、规范、有效的“家长义工”教育机制和运行机制中,助推学校实现了更好发展。学校荣获“全国示范家长学校”称号。2018年,学校家校共育工作经验被教育部办公厅评选为“2018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2020年,《厚植家国情怀,培育时代新人》获得“教育部首批‘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宅家立国 学科育人》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实践成果评选”中获得优秀成果。

  好家风培育好人格,好人格构建好国风。朝阳小学以好家风好家训为突破口的文明校园建设焕发出新时代的耀眼光彩。

  周珣 胡忠英 图片由朝阳小学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