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乡创业就业 也能“幸福满屯箩”话剧《红岩魂》巡演受追捧本土电影《东溪突击》首映发展村集体经济8年评估高危样本22.38万人次做好做深石窟艺术文旅融合大文章重庆市城市管理局供水水质情况简报
第010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在家乡创业就业 也能“幸福满屯箩”
话剧《红岩魂》巡演受追捧
本土电影《东溪突击》首映
发展村集体经济
8年评估高危样本22.38万人次
做好做深石窟艺术文旅融合大文章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供水水质情况简报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1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开展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8年评估高危样本22.38万人次

  本报讯 (记者 李珩)11月27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获悉,我市开展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8年来,评估出高危样本22.38万人次,完成筛查7.47万人次,检出疑似或确诊癌症2578例,检出率为3.45%。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程度逐年提高以及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癌症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截至2019年底,重庆癌症发病率为289.40/10万,且这一群体数量还在增加。

  “癌症防治工作是健康中国重庆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卫生健康委疾控处处长胡宇峰说,重庆在全市开展了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登记,并组建随访团队专职开展肿瘤患者出院随访,构建肿瘤大数据科研平台,建立患者诊疗及随访“数据闭环”,目前已收集整理15家医院10余万人次肿瘤患者的诊疗病历数据。

  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例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例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例可以通过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为此,从2012年起,重庆开展了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出高危人群。

  “我们将积极推动肿瘤规范诊疗。”胡宇峰说,我市将搭建三级肿瘤防治平台,参照市肿瘤防治办公室设置,各地依托区县肿瘤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建立区县肿瘤防治办公室,每个区县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建立肿瘤防治服务点。同时,重庆还设立市、区域两级癌症中心,通过技术支持、人才帮扶等形式,整体带动区域内癌症防治水平的提升。

  专家提醒,癌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可防可控。广大居民应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比如减少吸烟或戒烟、限制过度饮酒、适度锻炼控制体重、健康饮食保持营养均衡等。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