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将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出版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经贸洽谈会召开重庆交出暖人心聚民意“民生答卷”陈敏尔唐良智会见哥伦比亚驻华大使路易斯·蒙萨尔韦铁水联运突破1万标箱老工业基地焕发新活力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第001版:要闻
 下一版 
习近平将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
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出版
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经贸洽谈会召开
重庆交出暖人心聚民意“民生答卷”
陈敏尔唐良智会见哥伦比亚驻华大使路易斯·蒙萨尔韦
铁水联运突破1万标箱
老工业基地焕发新活力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1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经贸洽谈会召开
二十四个项目落户重庆,签约金额超三百亿元
本报记者 龙丹梅

  自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重大决策以来,全国对口支援省市已累计为三峡库区引进资金2764.94亿元,其中重庆库区引进资金1520.21亿元,为三峡库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重大贡献

  11月26日,2020年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经贸洽谈会(以下简称“支洽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当日三峡库区共签约52个项目,签约金额达512.5亿元,其中24个项目落户重庆,签约金额达303.3亿元。

  24个项目落户重庆,涵盖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在支洽会上,三峡库区共签约52个项目,其中24个项目落户重庆,签约金额303.3亿元,经济合作类签约项目23个,社会公益类项目1个。签约项目涵盖新材料、清洁能源等领域,落地后将推动三峡库区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自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以来,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到三峡库区投资兴业,有效助推了库区产业转型升级。

  华峰集团尼龙66一体化项目是此次落户重庆库区金额最大的项目,总投资达60亿元。华峰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苗迎彬介绍,自2010年在涪陵区投资建设重庆华峰新材料产业园以来,集团已在涪陵建成全球最大的己二酸生产企业和全球单体最大的氨纶生产基地。今年,重庆华峰将再次投资60亿元在涪陵打造尼龙66一体化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20亿元,同时解决国内上游原料高度依赖进口等问题。同时,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也将在巫山投资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额达18亿元,总装机容量55万千瓦,建成后将带动当地500余名贫困人口增收。

  重庆库区累计引入合作项目1858个

  自1992年以来,国家有关部委和全国16个省、7个大城市倾力帮扶三峡库区发展,累计落实对口支援资金2764.94亿元。特别是《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合作规划(2014—2020年)》实施以来,援受双方着力推动三峡库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共落实对口支援资金1263.44亿元,其中无偿援助资金35.11亿元,经济合作类项目引进资金1228.33亿元。

  在三峡重庆库区,对口支援省市通过资金帮扶、项目建设、技术交流、市场拓展、劳务合作、人员培训、干部交流等多种途径,全力支援重庆库区移民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庆库区累计引入对口支援资金1520.21亿元,合作项目1858个。

  自2011年三峡后续工作开展以来,重庆已累计完成三峡后续投资535.43亿元,库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19年,我市库区15个区县地区生产总值915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3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2.97倍、3.17倍、1.61倍。目前,库区11个贫困区县全部摘帽,累计30.6万户、106.4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9.04%下降到2019年年底的0.15%。

  新一轮规划将突出区域协调发展

  据了解,《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合作规划(2014-2020年)》将于今年年底到期,新一轮规划正在编制中。

  重庆市水利局党组成员罗治洪介绍,重庆将精心编制新一轮对口支援规划,以推动重庆库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好服务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重庆库区的新一轮规划将突出三峡库区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民生为本、产业为重、人才为要”的对口支援规划方向,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根本路径,探索建立三峡库区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培育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

  今年6月,中宣部发布《关于做好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试点工作的通知》,“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入选首批15家试点单位之一。我市将借此大力弘扬传承三峡移民精神,并围绕“红色基因”打造绿色产业,实现“三峡移民精神+库区历史文化+红色旅游+教育培训”等产业融合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