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以“党建引领、思政铸魂”培养时代新人
第015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沙坪坝区以“党建引领、思政铸魂”培养时代新人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1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引领定方向 思政育人守初心
沙坪坝区以“党建引领、思政铸魂”培养时代新人

    “讲红色故事、讲革命精神”红色思政课精品课例评比展示

    全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座谈会

    教育系统新时代“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

  “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了党对教育事业的引领作用。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办好学校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阐明了学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沙坪坝区教育系统始终坚持强化党在教育中的思想引领,一致认为党的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党的建设这一组织核心,两者互动共生,包容互嵌,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有机整体;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走出党建引领思政的特色之路。

  抓制度

  让党建引领主线鲜明

  教育是国之大计。今天的教育如何应对明天的考验,教育又将以何种姿态为未来发展奠基,都是亟待教育人回答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以来,教育系统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突出思想引领,夯实党建基础,强化思政实效,为党建和思政工作注入“源头活水”。

  在此背景下,沙坪坝区转变育人思路,紧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关键性问题,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沙磁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系统要提高站位、把握形势,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握新形势、树立新格局、落实新要求,做到心中有党建、手中抓党建、在实绩中看党建,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近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帷幕刚刚落下,沙坪坝区教育系统第一时间组织217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参加培训学习。

  在沙坪坝区,这样及时、高效的党建培训学习制度早已成为广大党员们熟悉的日常。“定海针”“及时雨”的背后,是中共沙坪坝区委教育工委高度重视党建引领的非凡魄力和务实抓手。

  近年来,沙坪坝区教育系统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扎实开展“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常态化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同时,创新开展了四届“百名书记上党课”“组织生活微视频大赛”等活动。通过建立工委、片区、学校三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开展“沙磁学堂”专家学术报告会,实施“融合”党建四大专项行动,推进新时代“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创建行动,实行“党建年督查+月检查”工作法,将党建引领主线贯穿教育发展全过程,旗帜鲜明办好党领导下的教育事业。

  抓队伍

  让思想教育根基更牢

  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开展专题讲座,深入学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重庆一中举行“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效的长效机制”研讨会;上桥南开小学党总支语文党支部开展题为“知识竞赛求实效,引领学习新风尚”的主题活动……

  走进沙坪坝区各个学校,关于开好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学习、研讨、竞赛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党建引领下的思政教师队伍学习方式丰富多样、学习效果有力有效。

  “各学校书记、校长,是党建干部队伍的主体,可谓‘芝麻官’千钧担。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沙坪坝区看来,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人文素养、知识涵养等因素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沙坪坝区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以“融合”党建系列专项行动为引领,创新实施“党员人才专项行动”和“争做‘四有’好老师”专项行动,培养一支能引领、业务强、有担当的思政队伍。

  一方面,沙坪坝区注重选拔党性强、懂教育、会管理、善于做思政工作的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党组织书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领导班子配备方式。目前,党组织与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实现100%。

  通过举办教育系统新任党务工作者培训、百名骨干党员示范引领大培训、党支部书记全覆盖培训、中小学校书记(校长)高级研修班等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的素质能力,加强党员导师的“传、帮、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党员培养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

  另一方面,沙坪坝区完善对思政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同时,加强对思政教师的培训,举办中小学价值准则教育科研课题主研人员培训班、小学道德与法治专兼教师培训班等专题培训,强化对思政校本研修的引领和指导。

  通过开展“发现之旅——寻找身边党员闪光点”活动、“我是党员教师事迹报告会”、集中学习、读书交流、技能大赛、专题讲座等活动,多方位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为党员教师提供展示平台,增强党员教师的身份认同感和荣誉感。

  抓活动

  让思政教育走心见效

  沙坪坝区将实践活动作为思想理念入脑入心的有力抓手,从创新组织生活和思政实践活动两个维度进行了系列探索创新。

  作为沙坪坝区创新组织生活的重要部分,“创意主题党日活动微视频”大赛、“百个支部规范化建设大提升”展示、“百名书记上党课”大赛、“党员教师微感言”征集等活动早已成为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以党建活动为引领,沙坪坝区将活动育人触角延伸到学校思政教育,引导广大学子在身体力行中让思政教育走心见效。

  “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决心遵守队章,在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的领导下,做个好队员……”每到新队员入队仪式,沙坪坝区严格按照“六知、六会、一做”入队标准执行的入队仪式,总能成为各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沙坪坝区充分发挥各学校主观能动性,通过打造队伍、创新形式,形成一批独具沙坪坝区特色的思政教育品牌。

  此外,沙坪坝区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团结关工委、团区委等部门力量,通过青少年党史国史教育讲座、举办书画比赛、读书活动等,丰富思政育人渠道。各学校立足沙坪坝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充分用好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歌乐山烈士陵园和白公馆、渣滓洞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拓宽思政育人边界。

  抓课堂

  让主渠道作用凸显

  走进歌乐山脚下的川外附小(原烈士墓小学),小萝卜头“我要读书”雕像、刻在石阶上的励志诗句、红军精神、红岩精神、雷锋精神主题文化展示厅等无不彰显着红色的文化,散发着红色的气韵。学校将红岩精神的文化符号和学校环境教育进行有机融合,用文化浸润学生心灵,铸造学生精神,熏陶学生行为,使“校园处处有文化,文化时时寓红岩”。

  在沙坪坝区,像川外附小一样处处有课程、事事皆教育的生动案例还有很多。

  在沙坪坝区看来,思政课堂是把广大教师思想和行动转化为引导青少年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

  根据“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指示精神,近年来,沙坪坝区以王小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创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在全区中小学开展“精品思政课”专项行动,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其中,评选“讲红色故事、讲革命精神”红色思政课一等奖课例23节,编印《沙坪坝区中小学红色思政课精品课例集》,全区红色思政课精品展示活动在全市范围引起热烈反响。

  其中,滨江小学、莲光小学、川外附小等学校打造校史文化课程,传承抗战精神、红岩精神、红军精神;南开中学、儿童艺校学生社团课程,创作红岩题材舞蹈、曲艺类节目;树人小学开发《树人小学价值教育队会100例》校本课程,依托价值教育主题队会,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活动,以主题队会课程化为路径,培育爱自己、爱亲人、爱大家、爱祖国、爱人类的中国未来公民。全区已形成“一校一品”“百花齐放”的思政课程大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沙坪坝区持续打造中小学德育品牌,德育成果收获颇丰,重庆南开中学《“精准筛查 系统响应”——重庆南开中学特殊群体学生管理模式》、树人小学《树人学子6年间要完成的50件事经验介绍》、沙坪坝小学《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构建‘你好,寒暑假’德育课程》获评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案例。

  链接>>>

  沙坪坝区滨江小学校“红梅花儿开”

  沙坪坝区滨江小学作为沙坪坝区唯一一所道德与法治体验课程创新基地学校,是一所具有红色历史背景的学校,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孕育了不朽的学校精神——坚韧。在思政教学中,滨江小学挖掘红岩精神,盘活红色教育资源,创设了一系列精彩的思政金课,由杨淑雯老师执教的《红梅花儿开》是其中的经典。

  杨老师以革命小英雄“小萝卜头”的故事为引入,通过“走进小萝卜头的故事”“追寻红岩英烈的足迹”“红岩精神我传承”3个教学环节,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切入,以故事阅读、参观走访、经典作品诵读、寻找身边的“小梅花”等教学形式,层层递进,引导孩子们找到红岩精神和现实生活的结合点。

  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全感官体验;由远而近的时间线叙述,让孩子们领会传承红岩精神的意义。学生在红岩精神的浸润和感召下,自觉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活实践中,让红色基因流淌在少年儿童的血液里。

  周珣 覃燕 图片由沙坪坝区教委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