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重庆英才大会开幕式上,首届“重庆市杰出英才奖”获奖人员名单揭晓。29名获奖人选中,有5名是技能人才,市委、市政府对技能人才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发动机维修工、高压线路带电检修工等技能人才获评“杰出英才”,向社会传递了“学会一技之长,同样可以实现出彩人生”的鲜明价值导向。
“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促进产业升级,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既需要大批科技型人才,也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为此,我市在英才大会期间举办了高技能人才信息发布暨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启动系列活动,通过信息发布、项目合作、人才表彰、培训倡议、发展研讨、展示体验等多种形式,激发全社会对技能的关注和认同,促进重庆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集聚。
重庆作为工业重镇、制造业大市,技工是当之无愧的人才基础。近年来,我市在技能人才培育上不遗余力,实施巴渝工匠2020计划,多措并举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技工教育质量,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竞赛,推动完善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培养了一批具有优秀品质、高超技艺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有力促进了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目前,重庆有技能人才37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02.5万人,打造了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一大批人才平台。越来越多的高技能人才活跃在生产服务一线,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撑起一片蓝天,也鼓舞着更多人向高技能人才转变。
尽管技能人才、巴渝工匠不断涌现,但不能否认,高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特别是社会认识还存在偏差。不少人受“重学历、轻技能”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将“考大学、当白领”视为天经地义的人生道路,技工教育“招生难”与“就业旺”形成鲜明对比。破解高技能人才数量少、比例低等难题,除了转变观念之外,还有赖于政策的支持、待遇的提高、服务的优化,提升技能型人才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让更多年轻人客观全面地了解技工教育,发自内心地认同技能成才。
这次由人社部门启动的我市高技能人才发展专题系列活动,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启动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举办“高技能人才发展·2020康养”论坛,交流探讨高技能人才发展思路和举措,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把这些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务实之举落实落细,有助于让更多人掌握新技能、增长新本领,依靠勤劳的双手、精湛的技艺点亮人生梦想。
技能具有促进经济发展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力量。据了解,重庆将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推进“巴渝工匠2025”计划,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在全国建设第一个“技能+智能”人才创新培养试验区,推进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世界技能大赛重庆研修中心、“一带一路”国际技能研究院建设。以这些项目为平台,持续用力做好技能人才工作,必将使“匠心”在巴渝大地上不断生根发芽。越来越多的人才用技能造就闪光人生的同时,也是对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最好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