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蚕语沙沙响瓦房》(特等奖)作品页面截图 |
 |
《翠鸟》(一等奖)作品页面截图 |
 |
《倒插的常春藤能生根吗?》(二等奖)作品页面截图
(本组图片由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主办方提供) |
 |
第六届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获奖名单 扫一扫 就看到 |
本报讯 (记者 王亚同)11月7日,第六届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举行了线上闭幕式,标志着大赛圆满落幕。公众可通过“自然笔记大赛”微信公众号了解相关信息。
闭幕式上,包括沙坪坝区凤鸣山小学学生郑煜璇、红糟房小学学生段涵予、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学生余越在内的10余名获奖代表先后亮相展示获奖作品,并讲述了各自的“自然观察故事”。闭幕式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蚕学家向仲怀,南山植物园高级工程师周利,重庆观鸟会会长、中华秋沙鸭全球工作组专家危骞等嘉宾担当“梦想引路人”,为获奖者代表颁奖。
自然笔记,是人们将在自然中的真实感受用笔手写、手绘等方式,记录成图文并茂的作品。本次赛事去年5月启动以来,主办方先后收到重庆、四川、广西等地区742家单位组织提交的参赛作品52566件,参与人数超10万人。
经多轮严格评审,最终,《蚕语沙沙响瓦房》《与鸽子的对话》等6件作品获特等奖松雀鹰自然观察员奖,《北行记》等40件作品获一等奖白海豚最佳分享奖,《百香果》等20件作品获一等奖小熊猫自然之家奖,《“节耳根”》等60件作品获二等奖红蚂蚁细致记录奖,《按蚊观察记录》等70件作品、《巴西红耳龟》等51件作品分获三等奖蓝蜻蜓奇妙发奖、花蜘蛛网络人气奖,《“刺客”传》等80件作品获优秀奖,重庆南开(融侨)中学等45所学校获领头羊集体奖,《一片叶子落下来》等4件作品获优秀自然笔记课程奖,另有6154件作品获入围奖。
2014年起,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委、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文化旅游委、市林业局、团市委、市科协、市关工委等11家单位主办,少年先锋报社、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渝中区自然介公益发展中心等单位承办的自然笔记大赛,坚持每年举办一届,引导孩子们记录在自然中的观察成果,感悟生命伟大,学会与万物平等友善相处,培育爱物知恩、节用惜福观念。
部分获奖作品介绍>>>
一、《蚕语沙沙响瓦房》
(特等奖松雀鹰自然观察员奖获奖作品)
作者:段涵予
指导老师:曾婷
推荐单位:沙坪坝区红糟房小学校
作品点评:这件作品采用了两条叙事线穿插同步推进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有条不紊地对观察探究过程进行叙述,展现出作者清晰的思路以及不俗的谋篇布局能力。而在对观察对象的描绘、描述方面,作者充分调动起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特别是在一些特写部分,观察记录的精度达到了毫米级。(点评专家:张羿 昆虫生态摄影师、成都电视台编导)
二、《翠鸟》
(一等奖小熊猫自然之家奖获奖作品)
作者:郑煜璇(家庭)
指导老师:余扬
推荐单位:沙坪坝区凤鸣山小学校
作品点评:一只受伤的翠鸟出现在了平时不会出现的地方,随时牵动着小朋友的心。从发现,到再次寻找,再到第二天去看,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翠鸟的牵挂。
从作品内容中,我们能够看到这一家庭在亲近自然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共情。(点评专家:王西敏 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环境教育项目总监)
三、《倒插的常春藤能生根吗?》
(二等奖红蚂蚁细致记录奖获奖作品)
作者:余越
指导老师:张爱萍
推荐单位: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
作品点评:作者以实验的形式来对常春藤进行正反两个方向的扦插实验,思路和方法都很有趣。尤其是对每个实验步骤的图文记录,很详细。作为科学绘画者,就应该有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精神。(点评专家:孙英宝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第四代植物科学绘画家、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