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第三是推动重庆26个区县参与项目合作,并协助西部500多家企业及投资机构对接国际资本市场,不断扩大西部地区企业的国际视野,提升参与国际合作能力。
5年来,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的带动下,中新双方先后派出2000余人次交流互访。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双方仍通过视频会议多次实现“面对面”会谈,保持沟通联络不断、合作热度不减。
例如,渝新航线航班由每周5班增至2019年底的每周14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仍保持航空畅通。签署技能人才培养与国际交流合作协议,开展重庆高级技能人才赴新培训,并启动新加坡(重庆)青年人才成长驿站项目,共同搭建两地青年人才交流合作平台。
创新性合作成果实现多个“首次”
5年来,国家有关部委相继赋予项目66条创新政策举措,创新推进各领域合作。
其中,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首创铁路运单融资业务,在西部地区率先开展“出口双保通”贸易融资创新试点、“信用证结算+海铁多式联运”创新业务。项目推动重庆博恩集团获批新加坡汇款牌照,实现重庆企业申请新加坡金融类牌照零的突破。
同时,项目还推动中新机场成功开展商业合作,启动航空人才培养“百人计划”,并成立中新(重庆)信息通信新联盟,创设信息通信媒体联合创新发展资金。
我市通过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推动新方以主宾国身份连续参加两届智博会,今年新加坡更是成为2020线上智博会主办方之一。此外,项目还推动新方参与主办两届中新金融峰会,有力促进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同时,我市多次筹办共建陆海新通道主题对话会等高层级交流活动,邀请西部省区市、有关部委领导,大型企业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及东盟各国驻华使节来渝参会,不断提升项目和重庆的影响力。
推进国际合作、教育科研、旅游和农业等多领域合作
5年来,中新双方坚持问题导向和项目导向,持续开拓合作新空间、新模式。例如,双方积极推动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推动通道首次纳入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议题及成果文件,与澜湄合作机制成功实现对接。
在教育科研领域,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项目落地。在医疗领域,重庆莱佛士医院正式开业、中新(重庆)国际肿瘤医院落地永川。
此外,双方还积极探索能源、农业、城市发展等多个领域合作,推动璧山区与淡马锡理工学院开展能源项目合作、毅鸣-绿雅现代农业项目落地黔江。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农产品出口计划启动,首批60吨云阳菊花、25吨忠县忠橙顺利出口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