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 借“经济圈”建设之风 扬民营经济发展之帆观点》》
第015版: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上一版 下一版 
北碚 借“经济圈”建设之风 扬民营经济发展之帆
观点》》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1 月 0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观点》》

    张兴海

    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重庆市工商联副主席、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张兴海:

    川渝两地应携手共同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

    在政策驱动和市场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高质量发展,也需要新能源汽车产业做支撑。2025年,川渝地区新能源汽车将有望达到100万辆。按照单车15万元的产值计算,100万辆整车产值就是1500亿元;按照汽车行业整车对产业链1:6的产值带动比例计算,带动相关产业链产值将达到9000亿元。

    这就是一个万亿级产业链的行业!另一方面,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现在针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而言,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是承担起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责任的必由之路。为成渝区域联动发展“添劲赋能”,全力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两地商协会大有作为。

    李飚

    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海特集团董事长 李飚:

    创新需要宽松宽容的氛围

    多次来北碚,我参观了卢作孚纪念馆,也实地调研了不少民营企业,从历史和当下两个维度观察了北碚,我深感这里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

    疫情以来,民营企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迎难而上,我有三点建议。一是民营企业家要把自己的企业做实,这样才能有风险抵抗能力。其次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第三要调整经营模式和债务机构,在项目扩张时要有的放矢,这样才能让自己发展得更健康。

    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靠创新。但创新是要付出代价的。鼓励民营企业家拿出更大的勇气作创新,我认为,政府要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给予恰当的政策支持,全社会也要形成一种宽松的创新氛围,要支持创新,宽容失败。马斯克为什么能有如此大的创新,原因就在于宽松的创新创业氛围。

    宽松的氛围必然能激发创业的热情,加上企业自身的能力,以及充足的资金和人才保障,“创新之花”才能绽放。

    耿福能

    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耿福能:

    民企应在川渝合作中抓住机遇、发挥作用

    成渝两地山水相依、历史同脉、文化同源、人文相亲、经济相融。民营企业是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强大生力军,作为四川的民营企业,我们要有敏锐的眼光,开拓进取的意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把握机遇,勇当先行,主动融入成渝两地经济圈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奋发努力,乘势而上,为川渝“一极两中心两地”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了有效推进融入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建设项目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们将组织专门人员研究制定《好医生集团融入成渝两地经济圈建设发展规划》,积极与重庆市有关部门和民营企业联系协调,交流合作,适时设立机构,搭建班子,组建队伍,推进计划项目落实落地。借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实施的强劲东风,加大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和投产运营速度,早日形成科学规范的产业规模,实现高质高效的经济效益,为成渝两地经济圈建设作出贡献。

    程文浩

    清华大学教授 程文浩:

    卢作孚精神对当代企业家有着深刻的启迪

    宜昌大转移堪称中国抗战史的关键节点。卢作孚先生及其民生公司团队的社会企业家精神,对于当今的中国企业家仍然有深刻的启迪。

    这种企业家精神,首先表现在无私奉献。在整个抗战年代,民生公司不惜拚光家底,以保全民族的命脉和血脉。其次是勇于担当。卢作孚先生深谋远虑,以舍我其谁的勇气,率领民生船队毅然开启宜昌大撤退,实现民族的救亡图存,堪称民族企业家之楷模。

    第三是大胆创新。面对极端困境,民生团队不是一味埋头苦干,而是大胆进行突破式创新,将有限资源利用到了极致。第四是忠于职守。在整个宜昌大转移期间,民生船队身处风口浪尖之上,在杀机四伏的生死关头,民生公司无一人退却或擅离职守。在整个抗战期间,民生公司运送兵员 270余万人,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张国祥

    重庆市总商会副会长、瀚华金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富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国祥:

    成渝经济圈将成为全国第四个金融中心

    截至2019年末,重庆金融机构资产规模6万亿元,四川金融机构资产规模10万亿元,合计16万亿,如果能保持每年12%的增速,五年后将近30万亿元规模,成为北京、上海、大湾区之后的第四个金融中心,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成中国经济“第四级”提供有力支撑。

    如何才能做到每年12%的增速?我认为,就金融产业而言,未来需要围绕三个方向提档升级。首先是以生态金融服务产业链提升和科技创新,要从1.0的“一对一”贷款模式,2.0的“一对多”供应链金融模式,升级到3.0“平台对平台”的生态金融模式。

    其次,要普惠金融服务扩大内需和城镇化发展。成渝周边市县还有 5000多万人口,带动发展空间巨大。金融机构不仅要有普惠之“心”,通过低成本、广覆盖的综合体系提供从融资贷款到财富管理的一揽子金融产品。

    再次,要以金融开放服务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希望成渝双城可以发挥各自优势,统筹规划举办各类国际级金融峰会,共同争取各类金融开放创新政策,吸引资源、资金、人才打造内陆国际金融中心。

    周继群

    重庆顺多利机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继群:

    没有“思维升级”,就没有创意产业

    产业升级,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产业结构的高质量化,即向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优化。包含了技术升级、市场升级、管理升级等多个范畴。就如我们正在经历的产业升级,也就是“工业4.0”,这是一次帮助企业实现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革命,在电子商务、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物流等配合下,让企业在智能化生产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高质量发展。

    “产业升级”的核心是“思维升级”,即把“定势思维”“守成思维”转化为“创意思维”或曰“创新思维”。没有“思维升级”,也就没有创意产业。产业及其产品竞争集中体现于创新的智慧型状态,谁的产品更具创意,更具新意,更具效能,更具灵气,谁就具有竞争优势。

    正是本着这样的发展理念,顺多利在不断升级转型中按市场规律自主研发出高质量高性能的高端产品,首次提出“站在世界前沿,做无限寿命设计”和“把机械的东西生命化,把技术的东西艺术化”的设计理念,赢得了客户的青睐和赞赏,并获得了Hanon颁发的“全球供应商质量奖”。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