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投 让城市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第006版:城建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城投 让城市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1 月 0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城市提升助推“近者悦、远者来”美好城市建设
重庆城投 让城市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大美重庆

    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效果图

    朝天门长江大桥增设垂直升降梯效果图

    半山崖线步道效果图

    溉澜溪“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工程效果图

    朝天门片区治理提升工程效果图

  提升城市品质,是我市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举措。

  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重庆城投集团以“设计者”和“建造者”的担当,深度参与城市提升,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开展相关建设工作,不断为城市的颜值和气质的提升添砖加瓦,助推重庆更好地建设“近者悦、远者来”的美好城市。

  重任在肩

  赋能美好生活

  于重庆发展而言,城市提升,无疑是近年来的一个热词。

  2018年,我市出台城市提升行动计划,拟从九大板块37项任务着手,全面提升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在这项提升城市颜值和气质的系统工程中,作为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力军,重庆城投集团再显担当与作为,充分发挥重大基础设施总承包、总代建、总运维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不断提升服务城市发展的高度,持续延伸服务社会民生的广度,在城市提升上频频亮出大手笔。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城市提升工作的相关部署,重庆城投集团承担了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两江四岸’治理提升等多个相关项目,可谓重任在肩。”重庆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要求,重庆城投集团聚焦承担的城市提升重点项目,通过召开城市提升研讨会,承办“山水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等,与文化创意机构、相关设计单位展开头脑风暴,共话城市提升的好创意、好思路。

  在重庆城投集团主要负责人看来,城市提升不是单纯的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必须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强化前瞻设计,打造品质工程,更重要的是增加项目文化附加值。同时,要进一步提升市场化意识,积极探索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助力重庆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倾力赋能市民美好生活。

  保护利用

  重塑城市地标

  在为城市“添砖加瓦”的进程中,深耕企业价值、彰显为民情怀——对大田湾体育场的重塑,就是重庆城投集团勇担国企责任,深度融入城市建设的一个点。

  大田湾体育场,这座城市曾经的地标性建筑。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甲级体育场,大田湾承载了几代重庆人的青春记忆,也曾见证过重庆体育的高光时刻。

  63年的服役期后,关于大田湾的未来,一直备受关注。按照规划,这里将通过保护利用,与文化宫、大礼堂形成整体风貌片区,打造大田湾体育产业带。

  就在去年12月6日,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正式启动。在这个凝聚无数重庆人情结的项目上,重庆城投集团的参与,可谓惹人注目。作为代理业主和业主,城投集团承接了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和大田湾片区市政工程,为大田湾的最终蝶变新生打基础。

  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总投资5.9亿元,涉及到修缮和新建两大部分。

  修缮部分主要是对体育场主体结构进行加固,和按照多轮精心论证后的文物保护修缮设计方案开展修缮工作。其总体风貌将恢复到20世纪50年代的“大田湾印象”。

  按照“修旧如旧”及“旧瓶装新酒”的原则,新建内容包括建设2层地下车库及其设备用房、恢复全民健身运动场和室外场地,以及建设满足全民健身配套功能的配套用房和体育博物馆等。

  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计划2022年建成投用,秉承“突出文物保护、实现安全改造、注重应急避难、兼顾群众健身”的原则,建成后的大田湾不仅是全民健身中心,还将是一座“动静皆宜”的生态体育文化公园,为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提供体育活动空间。

  治理提升

  扮靓“两江四岸”

  既设计精品,也建造佳品。秉承这样的思路,城投人在城市提升的答卷上,看点频出。

  其中,对于主城“两江四岸”的治理提升,无疑极具代表性。

  据了解,按照相关部署,重庆城投集团作为主城“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的前期业主,负责组织完成两江四岸109公里滨江岸线勘察设计等前期工作。

  为做好这项工作,重庆城投集团严格对标对表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四化”现代城市建设和治理提升目标任务,组织近20家国内外顶尖水平的设计机构及行业知名专家,深入岸线腹地,反复研究、科学论证,确保方案可行性、高质量。

  截至目前,包括江北嘴片区、九龙外滩片区等在内的2019年十大公共空间,已陆续组织完成勘察设计及建设手续办理等前期工作,相关节点已相继开工建设;总投资约69.5亿元、岸线长约50公里的2020年贯通工程有关设计方案,已陆续通过市政府审查。

  朝天门片区治理提升是“两江四岸”核心区治理提升的重中之重。该片区涉及岸线长约2.7公里,建设内容包括朝天门广场码头改造、市规划展览馆地下建筑空间改造、生态环境治理提升、保护修缮宋城墙遗址等。作为项目前期业主,重庆城投集团全力以赴确保其按审定方案高标准、高效率精准落地。

  “以朝天门片区治理提升工程为代表,我们将继续牢牢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主动担当作为,积极配合相关辖区政府和主管部门,尽早完成109公里滨江岸线治理提升。努力把主城‘两江四岸’打造成为山、水、城、桥交相辉映的城市名片,让市民早日重回江边,体验自然野趣、找寻乡愁记忆,真真切切感受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独特魅力。”重庆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桥一景

  尽显“桥都”风情

  事实上,城市提升,不全都是“大动作”。在关乎城市品质的种种“小细节”上,也总能见到重庆城投集团的身影——

  重庆,两江环抱,依山而建。随处可见的桥梁,不仅让重庆有了“桥都”的美誉,也为这座城市构筑起一道道别样的风景线。

  为进一步扮靓“桥都”,方便市民出行,重庆城投集团结合“两江四岸”的品质提升,将千厮门嘉陵江大桥、东水门长江大桥和朝天门长江大桥3座跨江大桥的品质提升作为了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提升慢行系统、完善步行设施、增加垂直升降梯和“城市阳台”,让游客能够站在桥上,欣赏更美的风景。

  正在施工的东水门长江大桥垂直升降梯工程,将在渝中区侧设置6部自动扶梯和1部垂直升降梯,南岸区侧建设1部垂直升降梯。渝中侧电梯可解决小什字轻轨站到湖广会馆步行过远的问题,打通渝中旅游线路。南岸侧则将南滨路、龙门浩老街及大桥桥面形成串联,方便行人通行及游客观光。

  千厮门大桥增设的垂直升降梯项目渝中侧位于洪崖洞与南国丽景之间,设置多部扶梯连接洪崖洞、滨江路、千厮门大桥桥面及沧白路。此外,千厮门大桥还将在大桥洪崖洞侧增设城市景观阳台,既可美化桥头景观,还能为游客观景游憩提供绝佳空间。

  助力桥梁品质提升,重庆城投集团此前还陆续对千厮门大桥、东水门大桥等实施了全面清洗和局部涂装,对黄花园大桥、菜园坝大桥等桥实施整体提升,使桥梁面貌焕然一新。再加上景观照明设施的修复完善,两江之上,各大桥梁交相辉映,成为“夜重庆”的亮丽色彩。

  一桥一景,促进了桥与山、水、城的交相融合,极大提升了其文旅价值,让每座桥梁成为了宜行、宜游、宜赏之地。

  王萃图片由重庆城投集团提供

  链接》》

  半山崖线步道塑造都市旅游打卡地

  2019年12月19日,半山崖线步道项目首开段正式开工建设。这标志着重庆城投集团在城市提升建设方面又将取得新的成果。

  半山崖线步道项目采取市区共建模式,重庆城投集团作为业主实施主线9.3公里施工建设。该步道东起渝中区李子坝正街,西止沙坪坝区平顶山公园。其中首开段约1.5公里,东起渝中区佛图关公园上干道,中间连接大化步道,西侧连通现状虎头岩山脊观光步道。剩余段东接红岩村大桥,西止平顶山公园,计划年底开工,2021年完工。

  整个项目规划串连了鹅岭公园、佛图关公园、虎头岩公园、红岩村公园、平顶山公园,连接30余个文化景点,并将在全线视野最好的鹅岭公园与平顶山公园设置高空栈道。步道建成后,将成为一条绿色出行便民道、山水游憩休闲道、乡愁记忆人文道、城市体验风景道。

  建设清水绿岸打造开放共享绿色长廊

  2018年,我市出台《重庆市主城区“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实施方案》,提出到2021年,建成20条约427公里“清水绿岸”,把原黑臭水体打造成为鱼翔浅底的清澈河流、开放共享的绿色长廊、舒适宜人的生态空间。

  为贯彻落实这一重大举措,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重庆城投集团承接了溉澜溪、跳蹬河两大治理提升工程。

  其中,溉澜溪“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工程施工区域为溉澜溪全流域,总投资约3.3亿元。项目建设地点跨越江北区、渝北区和两江新区,总面积约13.65平方公里。包括雨水排口及管网、清淤及箱涵修复、海绵城市、水质提升、水生态修复、景观和水体水质监控等主体及配套工程。目前,工程正有力有序推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