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实现与成都零距离接触这一梦想的,是一场毫无准备的蜜月旅行。
当时部队戍边从彩云之南返回重庆,营区正规化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我个人的婚恋,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鸿雁传书,也瓜熟蒂落。在重庆长风机器厂招待所,战友小聚,以一顿简餐形式,宣告我与小朱步入圣洁的婚姻殿堂。
极简的婚礼之后,首长把我叫到一边,悄声说,你明天去成都,到军区兵部,领取装备仓库施工图。随后,首长稍事停顿,换用喜悦的语气说,放你3天假,带上你的新娘子,开开心心度蜜月去吧。
去成都耍?!我的新娘高兴得差点蹦起来。我忙着收拾行李,小朱忙不迭打电话找人代班。我们俩都以为简单办个婚礼后生活如常,我当我的参谋,小朱回重庆主城做她的银行员工,哪知道好事从天而降呢!
次日一早,在江津德感火车站,我们登上了开往成都方向的绿皮火车。上世纪90年代的火车厢就是一个小江湖,各色人等混杂,各种气味充斥,各种人间活剧上演。但这一切,丝毫不影响坐在硬座席上的新婚夫妇愉悦的心情。车过永川站时,小朱跑到月台上买来10个松花皮蛋,差点被我一个人狼吞虎咽消灭干净。实在是高兴啊,能够带着自己的新婚妻子来一场意料之外的“蜜月旅行”,且是去往心仪已久的省城,简直让我喜出望外。
现在想来,那时的汽车火车,是真正的慢火车、笨汽车。火车从重庆江津到成都,十来个小时的走走停停。数天之后返渝,我俩选择了长途汽车。天色向晚时上车,然后沿着老旧的成渝公路摇摇晃晃,车到重庆石桥铺,已是次日黎明。
初到成都,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安身之所——离火车站数百米远的西藏饭店,成了我俩下榻蓉城的第一站。若干年后,好奇心驱使,我还专程去西藏饭店门前窥探打量,却是再无丁点旧日痕迹。
1990年的西藏饭店,开业不久,一切都是簇新。进入大厅,金碧辉煌的藏式风情装饰,让我俩兴奋。掏出大红的结婚证,登记。一个小小单人间,住一晚的价格竟是50元。我的心脏小小颤抖了一下,这可是我月工资的六分之一啊。妻子深情地看了我一眼,不假思索地掏出钱包。管它呢,这是我俩的蜜月啊,是我们到成都的第一晚啊,再贵也得住。
洗漱过后,顾不了旅途劳顿,我俩匆匆出门,搭上那时成都满街都是的“偏三轮”,四处寻觅传说中的美味小吃,开始了赏心悦目的夜游成都。
3天的婚假,加上两天周末,我们把“蜜月之旅”的足迹,留在了青羊宫文殊院、春熙路、天府广场、杜甫草堂、青城山、都江堰,留在了北较场古城墙,留在了森严壁垒的军区大院。当然,时间委实短暂,蜜月里的成都行,真正是到此一游、走马观花。但是,天地作证,因了我们的新婚,就这样突如其来地与成都结下一世的情缘。
30年,转眼已成珍珠婚。蜜月里的成都,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成都。那个时候,哪里来宽窄巷子,哪里有锦里街区;就是府南河,不得不说也是一条臭水沟。时过境迁,成都的向上生长,成都的繁华似锦,在我的眼里如万花筒般变幻。自那一次偶然地闯入成都后,30年里,或因公,或因私,早已记不清有多少回到成都打望,感受成都人的闲适与慵懒,享受川西古镇的温暖阳光,手把一盅盖碗茶,把漫漫余生,过成地老天荒。
前年春节携家人自驾川西,从重庆到成都,我这业余司机仅用了三四个小时,便把成都的万种风情带入眼中。在成都,我们一家人走街串巷,已无丝毫陌生感,完全就是回家的感觉。
是的,重庆与成都,原本就是盆地里的亲兄弟。虽然分属各自的行政区划,但这阻隔不了兄弟间的骨肉相连。老话说得好,打断骨头连着筋,一家人,终究还是一家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