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两岸融合发展(重庆)论坛举行数字时代不能落下老年人“我要用青春为他们守护余生”荣昌集中签约49个产业项目50名“最美环卫工”吃火锅 坐索道 赏夜景志愿者敬老院送关爱百岁老人喜迎重阳
第004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两岸融合发展(重庆)论坛举行
数字时代不能落下老年人
“我要用青春为他们守护余生”
荣昌集中签约49个产业项目
50名“最美环卫工”吃火锅 坐索道 赏夜景
志愿者敬老院送关爱
百岁老人喜迎重阳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0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报时论

数字时代不能落下老年人

李英锋

  疫情防控所需要求出示健康码,有老人翻遍手机也找不出“码”;有些景区、地铁站“仅支持扫码支付”,有老年人拿着现金无可奈何;不少城市看病、买火车票要手机预约,一些老年人离开子女“寸步难行”……当老龄化社会遭遇“手机扫码时代”,两者如何并行不悖,让老年人也安享便利?

  实际上,很多老年人都有融入数字生活的渴望,只不过他们接受新鲜事物较慢,动手能力差,对一些手机程序操作不熟练,因而匹配不上数字生活的“网速”,难以顺畅地享受相关便利。也有不少老年人对扫码支付等缺乏信任,怕上当受骗,对数字生活持观望、犹豫甚至抵触的心理。这些老年人大都属于数字可塑群体,只要对他们抱有耐心,加以必要的指导、帮助,完全可以让其中一大部分老年人享受到无障碍的数字生活。

  老人子女也应该承担起对老年人“数字反哺”的责任,多教一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近日,浙江杭州的一位姑娘,为了教会外婆使用微信,制作了一份图文并茂、步骤详细的微信使用说明书,让老人掌握了操作微信的要领,获得大家的点赞。另外,相关部门和组织可针对老年人的现实困难和需求,为老年人创造学习交流数字技能的平台。手机等智能产品的生产企业、App程序设计运营商等也应开发设计一些功能简单、操作便捷的智能产品或程序,以满足老年用户的需求。

  当然,有一部分老年人因种种原因没有智能手机,或者实在难以学会一些数字功能,或者实在不愿意“触网”。对于这样的老年人,公共服务单位应该在数字服务通道之外再为老年人开通传统服务通道。比如,医院为老年人留出一定数量的现场挂号资源和电话预约挂号资源,公交系统开放现金支付和数字支付两套系统,车站、机场等开通无健康码通道,有关部门帮老年人开具健康出行证明或制作纸质健康码……实际上,一些地方或单位已经在这些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也获得了社会好评,完全可以在更大范围推广。

  相关数据显示,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将增至4.87亿,人口老龄化水平将升至34.8%左右,重庆也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数字时代同样属于老年人,没有理由落下他们。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