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撮合家”联结海内外  跨境金融服务迈上新台阶“红色引擎”激发学校高水平发展新动能
第006版:金融
上一版 下一版 
“全球撮合家”联结海内外 跨境金融服务迈上新台阶
“红色引擎”激发学校高水平发展新动能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0 月 1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铿锵砥砺行 迈步高水平

“红色引擎”激发学校高水平发展新动能
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以“红动海潮”党建品牌引领学校发展

    党员教师向学生讲述“海潮”历史

  成功申报高水平学校建设、骨干专业建设、双基地建设和现代学徒制试点等一批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成功获批首批全国“1+X”证书(老年照护)试点院校,获评重庆市第二批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获得全国中职学校职业技能大赛及重庆市级中职学校职业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60余项……

  是什么让渝中职业教育中心这所名牌老校持续奋进,取得突破性成就、发生深层次变革?

  “我们始终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放在首位,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高质量人才。”学校校长杨琼霞说,自启动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治理创新、特色兴校的发展原则,以党建推动内涵发展和项目融合创新,打造了“红动海潮”党建品牌,加快建设“重庆一流、全国知名,具有国际视野的精致、智慧、开放的西部国际都市高水平中职学校”的步伐。

  一脉相承

  红色基因绽放光芒

  1952年,八一小学建立;同年5月,时任西南军区政治委员邓小平、司令员贺龙任命刘海潮为第一任校长。肩负希望的刘海潮奋发有为、恪守职责,将自己一生心血奉献给党和国家,奉献给教育事业。

  随后几十年,学校经历更名改制为“重庆市沙坪坝区第四小学”“重庆市第114中学”和“重庆市浮图关职业中学”,最后定格为今天的“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

  历史赋予渝中职业教育中心深厚的底蕴和红色基因,如何将红色基因更好地融入青年学生的血脉灵魂?

  面对时代叩问,渝中职业教育中心人勇挑重担、全力以赴,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赓续红色历史,凝聚红色力量,提炼出“红动海潮”党建品牌,用海潮人物、海潮故事、海潮精神教育人、感染人、激励人,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探索出培养红色传人和时代新人的新路。

  学校党委书记蒋珩介绍:“‘红动海潮’党建品牌的提炼,既是对第一任校长精神的传承,同时‘海潮’精神代表着无私和奉献的气魄,蕴含了海纳百川、勇立潮头、敢于创新的精神,激励着全校师生不断进步。”

  在“红动海潮”党建品牌引领下,学校进行更深入、细致的探索挖掘。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标识设计征集活动,让师生更好地了解“红动海潮”党建品牌建设,扩大“红动海潮”党建品牌的影响力。建设“红动海潮”微加智慧党建平台,收集、编制与展示“海潮党员相册”“海潮微党课”“海潮党建简报集”“海潮示范岗故事”“海潮先锋岗故事”“海潮扶贫扶智”“海潮示范课”“海潮课件集”“海潮三会一课”等,建成充分向内向外展示的“红动海潮”党建活动与成果的平台。

  “红色引擎”释放澎湃动力,弘扬了学校优良的风气,提振了师生良好的精气神,凝聚起学校发展的动力,共同推动学校实现新的跨越。

  一腔热情

  师生志愿服务当先锋

  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让周晓渝不仅获得市级、区级奖励超过40项,还获得了学生喜爱。

  十多年来,周晓渝始终不改初心,将自己定位为“学生职业形象的塑造人”,不仅关注学生专业发展,还非常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以及社会参与素养的培育。她带领学生团队走进社区、医院、养老机构为其提供专业服务,深受各方好评。她所带班级2006班全程深度参与“2019年全国人体器官捐献宣传与纪念活动”,被重庆市红十字会授予市级“爱心单位”荣誉称号。

  和周晓渝一样,钟春燕也是渝中职业教育中心优秀党员教师的代表。她获得2019年教师能力大赛市级一等奖,以及区优秀德育工作者、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一系列殊荣。

  “党员教师是教师中的先进、表率和榜样,是教师队伍的先锋、中坚力量,对整个教师队伍起着引领、带动作用。”学校负责人强调,学校在“红动海潮”党建引领下,全力打造一支“海潮党员”队伍。

  学校以“海潮党员示范岗”“海潮带头人”等为抓手,对优秀党员和海潮党员志愿者进行精神激励和立项奖励。构建“红动海潮”党支部和党员评价体系,促使党员在岗位上带头学习强素质,带头服务比贡献。实施“红动海潮”党建协同工程,党委书记(副书记)联系一个社区党委,党委委员联系一个专业部,党支部成员联系一个班级,党员帮扶至少1名贫困、学困学生和1个贫困、老弱社区家庭的“红动海潮”党建4个协同工程,协同开展所有党建任务。

  目前,学校领导与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领全校党员组建了“红动海潮”党员队伍,包括先进党员24名、优秀党员8名,“红动海潮”党员队伍成员已经全覆盖了学校所有职能部门及专业部。

  在老师的示范引领下,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组建起一支充满活力的“红动海潮”志愿者服务团队,将海潮精神发扬光大。

  他们在红岩魂陈列馆展开志愿活动,为老人讲解图片资料、为外地游客指路、帮助打扫场馆清洁,被大雨淋湿了衣服,依然微笑服务;来到渝中区鹅岭怡园养老院,为老人们洗脸梳头和铺床叠被、陪老人们谈天说地、给老人制作美食,送上点滴关爱;每周坚持在山城步道为游客提供指引、拍照服务……海潮志愿服务队定期参加市、区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目前服务群众8635人。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所谓滴水成势,聚浪成潮,渝中职业教育中心这股“海潮力量”,正在不断壮大……

  一往无前

  高水准治理开新篇

  漫步在渝中职教校园,优美的环境、信息化教育教学让人心旷神怡、颇为振奋。

  走过几十年风风雨雨,历经一代又一代教育者的砥砺奋斗,成就了学校发展的基础。如今,学校以党建为引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实现学校精细化、信息化、现代化管理。

  近年来,学校以高水平学校建设为契机,聚焦“德美合和”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制度、智慧管理制度体系、高水平治理队伍,全面发力。

  学校自2010年开展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到目前的智慧化校园建设,历时10年,在数字化办公、智能化管理方面拥有较丰富的经验。如今,又以信息化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管理、重构学校教育新生态。

  智慧管理在学校体现得淋漓尽致。以采购为例,采购发起人发出申请,系统自动转移到下一级别,在手机上审核、通过……整个办理流程可以随时查看流程办理卡在哪一步,让流程审批更简洁高效。在教学管理上,老师借助手机APP载体,可以提前提交教学计划,也可以查看其他人分享的工作日志,共同学习进步,提升教学能力。

  “借助信息化技术学校治理更加科学化和智能化,校园服务更加移动化和感知化,进一步带动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快速发展,全面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

  高水平治理引领学校结出丰硕育人果实。仅2019年,学校成功申报了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现代学徒制试点、双基地建设、骨干专业建设、专业(含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成功申报为第一批“1+X”证书(老年照护)和第二批“1+X”证书(智能财税)试点院校;成功评为重庆市第二批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

  不仅如此,学校新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项,学生在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成绩突出。2018-2019年度,获全国中职学校职业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1项,获重庆市级中职学校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7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31项。

  姚兰 何霜 胡忠英 图片由渝中职业教育中心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