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江山多娇”的城市。山水是她的颜值,人文是她的气质。
这是一座“龙凤呈祥”的城市。中梁山横亘南北,地分东西,形成“东龙西凤”的独特城市风貌。山东临水,地名多带“龙”,为龙居之地;山西傍山,地名多带“凤”,为凤舞之所。
她,就是九龙坡,因“滩在江心,有九石翘首若龙”而得名。
1945年8月28日,伟大领袖毛泽东赴渝参加“重庆谈判”,飞机降落重庆九龙坡机场。由此,“九龙坡”便随“重庆谈判”而蜚声海内外。
如今的九龙坡,不仅有着重庆数一数二的经济体量,还有着独一无二的美术资源,是重庆名副其实的“大城中梁”“山城业脉”“江城艺岛”。
四川美术学院在这里深耕80年,不仅滋养了如罗中立、张晓刚、庞茂琨等一大批蜚声时代的艺术巨匠,创作出如油画《父亲》、雕塑《收租院》、雕塑《春夏秋冬》等一大批在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鸿篇巨作,更是催生了如当代美术馆、坦克库、501艺术基地、京渝文创园等一大批文创基地,培育了如川美创谷艺术游、黄桷坪新年艺术节等一个个闻名全国的节会品牌……
九龙坡,是重庆文创产业的勃兴之地;黄桷坪,是重庆艺术家们的根之所系。因此,九龙坡最具魅力的旅游是艺术之旅,最牛气的文创产品是川美画家的画作。赋予旅游文化气息,游客畅游其中,所能感受到的或许不仅仅只是一次简单的观光,而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收获一次人生的道理。
在重庆第二季“双晒”如火如荼开展之际,有艺术加持、因“画”而生的九龙坡,获得川美一众画家热情响应。院长庞茂琨领衔9名画家,以“九龙九景”为题材,特别为九龙坡的“双晒”创作了包括1幅总画、9幅分画在内的《画说九龙坡》的组画。“9+1”,寓意“九心归一”;10幅画,寓意“十全十美”。
本报今天重磅推出的《画说九龙坡》特刊,不仅会完整展示画家们的10幅力作,还将展示“畅想我们的2050少儿绘画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如果说,画家们画的是现实,代表的是理性,那么孩子们的画则是臆想,代表的是童真,但又殊途同归,都表达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因为艺术熏染,我们也力图将本期特刊制作成一份特殊的“文创产品”。我们推出限量版9999份,是希望它更具珍藏的价值;我们用香型特种墨印刷,是想让读者能直观感受九龙坡浓郁的艺术氛围;我们在版上手工加盖著名油画家庞茂琨的艺术章鲜章,是想彰显这份特刊的艺术价值……
这是一份散发着艺术芳香的报纸
这是一份有一定艺术价值的报纸
这是一份值得您收藏品读的报纸
本特刊文图由九龙坡区委宣传部、九龙坡区文旅委、九龙坡区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