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脱贫户”的幸福生活公益广告公益广告
第010版:视觉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光荣脱贫户”的幸福生活
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0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光荣脱贫户”的幸福生活

本报见习记者 苏畅

    8月17日,周崇兴与妻子但万淑在院坝上晾晒稻谷。今年五十七岁的周崇兴通过自身努力多种途径创收,成为“光荣脱贫户”。

    本组图片均由特约摄影 钟志兵 摄/视觉重庆

    黄澄澄的稻谷晒干后,周崇兴满心欢喜地倒进自家谷仓里。

    8月17日,夫妻二人坐在一起看电视放松心情。

    周崇兴给鸭子喂食,多途径增加家庭收入。

    周崇兴外出打井挣钱。

    八月十七日,周崇兴与妻子正在准备做晚饭。

  “我每年能收获谷子3000斤。”8月17日下午,垫江县砚台镇太安村,刚下班回家的周崇兴与妻子但万淑一起翻晒着谷子。他笑着告诉记者,靠着在外打工和发展种植、养殖产业,他成为了垫江县的“光荣脱贫户”。

  过去,周崇兴靠种植玉米维持生计,偶尔到县城打点散工,一年下来收入才1000多元。之后,由于一场车祸,周崇兴膝盖受损,2013年被识别为建卡贫困户。

  “以前不仅收入低,而且住的房子还是用竹篾和稀泥巴砌的。”周崇兴说,因为找不到脱贫的路子,他只能在家干着急。

  村上的帮扶干部知道后,来到周崇兴家中,推荐他发展养殖业。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周崇兴申请到2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开始养起了鸡鸭。

  “现在我家有50多只鸡,30多只鸭,4亩庄稼地,我还在外面做打井的散工,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一年下来收入能挣3万多元!”周崇兴说,如果遇上农产品滞销等问题,驻村工作队还会通过“以购代扶”的方式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这让他免去后顾之忧。

  2015年,驻村工作队帮助周崇兴新建了房屋,周崇兴享受到3.5万元的危房改造补贴,以前破烂的D级危房变成了宽敞干净的水泥房。

  今年,周崇兴被评为垫江县“光荣脱贫户”,下一步,他准备在现有基础上扩大养殖规模,扩宽家门口的水池,养殖更多鸡鸭,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