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盛片区市民可乘坐动车上下班了瞒着家人请缨出征“第二故乡”重庆攻克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技术难关坚守ICU病房抢救危重症患者中国城轨交通业主领导人峰会今在渝举行带病抗疫 做到负责区域零感染郑万高铁巫山大宁河双线大桥吊装钢箱梁带领团队研发出我国首个化学发光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第78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将在渝举行
第006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龙盛片区市民可乘坐动车上下班了
瞒着家人请缨出征“第二故乡”
重庆攻克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技术难关
坚守ICU病房抢救危重症患者
中国城轨交通业主领导人峰会今在渝举行
带病抗疫 做到负责区域零感染
郑万高铁巫山大宁河双线大桥吊装钢箱梁
带领团队研发出我国首个化学发光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
第78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将在渝举行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0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攻克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技术难关
在国内率先实现跨线直快列车载客试运营

  本报讯 (记者 崔曜)10月12日,重庆轨道交通互联互通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示范项目交流活动在渝举行。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以下简称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活动中称,经过数年攻关,重庆已组织编制了CBTC各环节、各层面的标准规范,攻克了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技术难关,于今年9月18日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跨线直快列车载客试运营。

  轨道交通实现互联互通究竟难在哪里?互联互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线路、车辆、供电、通信、信号、站台门等多个领域,最大困难在于CBTC技术标准的统一。此前,由于轨道交通线路之间的信号系统架构、功能分配和数据处理流程各不相同,相互之间无法兼容,导致线路只能单线运营、彼此独立。

  重庆早在2007年就开始探索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当时,轨道集团提出了“互联互通”“跨线运行”等技术理念。2014年,轨道集团主导的项目“重庆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行研究”取得重庆市建委科技计划项目立项;2015年,重庆轨道交通互联互通CBTC项目被列为发展导向型的示范工程项目,并委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进行监督管理及推广应用。

  经过数年的攻关,轨道集团与北京交通大学、交控科技等技术团队一道探索解决路径,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CBTC标准体系以及适用的安全认证规则,研制出互联互通CBTC成套设备,搭建了符合标准化要求的互联互通CBTC测试验证平台。2020年6月,“重庆轨道交通互联互通CBTC系统示范应用项目”通过市发改委验收;9月,环线与4号线互联互通直快列车上线载客试运营。

  下一步,轨道集团将在CBTC系统的基础上,提高线路、设备利用率和运营服务质量,提高轨道交通核心装备的国产化水平,建立起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互联互通CBTC技术体系与产业化体系。

  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机械装备处、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处、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国资委、市交通局、市住建委,以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等受邀参加活动。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