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小小志愿者接力传承历史文化
随着时代改变,志愿者巡查文物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团队成立之初,主要是在QQ群里发布“扫街”通知,想参与的人自行报名,“扫街”后将拍摄的文物照片传到QQ群。
随着队伍不断壮大,文保志愿者服务总队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运用智能化的方式巡查。2019年3月,文保志愿者服务总队启动文物认养志愿服务,文物认养小程序也在今年7月正式上线。每位志愿者认养两处或以上文物及历史建筑,通过小程序即可快捷地提交巡查数据。
“志愿者对待认养的文物就像‘干儿子’一样,成为精神寄托,每隔几天就要去看望一下。”吴元兵说。
“天气好时,我总是背上包就出门巡查。”沈志敏已经做了5年志愿者,巡查过北碚80多处文物。她说,巡查过程不仅能增长见识,还能结交朋友、强身健体、放松心情,“这不比打麻将好多了吗?”
志愿者童思斯除了参与巡查文物,还经常为市民义务讲解母城渝中的文化,每次都能吸引三四十位市民参与。讲解过程长达两三个小时,市民听得津津有味,几乎没人离去,围观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我想,看到如此有文化底蕴、艺术价值的文物,我们都会从内心生发出一种责任感,要让它好好地传承下去,彰显巴渝文化的魅力。”他说。
今年初,文保志愿者服务总队开始为小小志愿者颁发证书,让小朋友深入参与到文物保护与传承中来,为传承重庆历史文化鼓与呼。“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今后可以把重庆的历史文化故事讲给外地游客听,让大家更加喜欢重庆。”小小文保志愿者彭友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