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能”社区 “激活”居民重庆17个轨道交通站点设有AED多名“带路党”“票串串”被查处荷塘变身休闲公园政务简报三名科学家分享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出口转内销 渝企打开“新窗口”告别绝对贫困 创造伟大奇迹一群文保志愿者亲历的文化生活之变
第0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增能”社区 “激活”居民
重庆17个轨道交通站点设有AED
多名“带路党”“票串串”被查处
荷塘变身休闲公园
政务简报
三名科学家分享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出口转内销 渝企打开“新窗口”
告别绝对贫困 创造伟大奇迹
一群文保志愿者亲历的文化生活之变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0 月 0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群文保志愿者亲历的文化生活之变

  (上接1版)

  小小志愿者接力传承历史文化

  随着时代改变,志愿者巡查文物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团队成立之初,主要是在QQ群里发布“扫街”通知,想参与的人自行报名,“扫街”后将拍摄的文物照片传到QQ群。

  随着队伍不断壮大,文保志愿者服务总队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运用智能化的方式巡查。2019年3月,文保志愿者服务总队启动文物认养志愿服务,文物认养小程序也在今年7月正式上线。每位志愿者认养两处或以上文物及历史建筑,通过小程序即可快捷地提交巡查数据。

  “志愿者对待认养的文物就像‘干儿子’一样,成为精神寄托,每隔几天就要去看望一下。”吴元兵说。

  “天气好时,我总是背上包就出门巡查。”沈志敏已经做了5年志愿者,巡查过北碚80多处文物。她说,巡查过程不仅能增长见识,还能结交朋友、强身健体、放松心情,“这不比打麻将好多了吗?”

  志愿者童思斯除了参与巡查文物,还经常为市民义务讲解母城渝中的文化,每次都能吸引三四十位市民参与。讲解过程长达两三个小时,市民听得津津有味,几乎没人离去,围观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我想,看到如此有文化底蕴、艺术价值的文物,我们都会从内心生发出一种责任感,要让它好好地传承下去,彰显巴渝文化的魅力。”他说。

  今年初,文保志愿者服务总队开始为小小志愿者颁发证书,让小朋友深入参与到文物保护与传承中来,为传承重庆历史文化鼓与呼。“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今后可以把重庆的历史文化故事讲给外地游客听,让大家更加喜欢重庆。”小小文保志愿者彭友涵说。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