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 “红色网格”扎实社区治理石柱 数字化开启乡村治理新模式渝北 修复雨污管道无需“开膛破肚”万盛 《民法典》进苗家院坝开州 修复故城文化忠县 3.8万人次接受移民就业培训荣昌 让扶贫档案变成“活资源”綦江 社区吹响问题哨 区级部门来排忧秀山 产业加工带动家门口就业璧山 市民随时线上呼 宜居服务线下应
第003版:区县头条
上一版 下一版 
南岸 “红色网格”扎实社区治理
石柱 数字化开启乡村治理新模式
渝北 修复雨污管道无需“开膛破肚”
万盛 《民法典》进苗家院坝
开州 修复故城文化
忠县 3.8万人次接受移民就业培训
荣昌 让扶贫档案变成“活资源”
綦江 社区吹响问题哨 区级部门来排忧
秀山 产业加工带动家门口就业
璧山 市民随时线上呼 宜居服务线下应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0 月 0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柱 数字化开启乡村治理新模式

  几公里外村干部的工作情况、田间农产品的收购情况、农户房前屋后的卫生状况……足不出户就能随时掌握,并实现可视化调度,这是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龙潭乡建成“平安乡村”“云视频”系统后的便捷工作新模式。

  “平安乡村”助力乡村治理

  龙潭乡位于石柱县南部,地广人稀,地质灾害点较多,交通线路长,烤烟、中药材产业面积大,社会治理工作较为复杂。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乡村干部服务和管理难度大、成本高,创新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方式迫在眉睫。

  鉴于此,龙潭乡引入了“互联网+”技术,在辖区内学校、村便民服务中心、场镇、地灾点、防汛点、人流密集地、县界交界处、主要交通路口、部分群众院坝等地安装远程视频监控摄像头250个,让社会治理有了“千里眼”。

  3月初,双河村熊家组村民马培贤家装着现金的皮包不翼而飞。马培贤立即向村干部反映情况,村里向乡上请示后,通过调看监控,发现那段时间并没有人去他家里,排除了外人进屋拿走的可能。确定皮包还在家后,马培贤经过仔细寻找,终于在屋里找到了。马培贤感慨地说:“有监控就是方便,不然疑神疑鬼的还以为是被谁偷了,影响邻里间的关系。”

  “我们已建成乡、村、户三级视频监控体系,实现乡、村、户视频上云,录像分类分级储存,有需要时可调取查看。”龙潭乡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云视频”助力基层建设

  龙潭乡还建起乡、村二级“云视频”系统,5个行政村均接入乡政府云会议平台,大大节约了基层建设的各项成本。

  6月的一天,因为下大雨,都会村双流组一位村民担心垃圾桶被雨水冲跑,便将桶移到了附近的角落。雨停后,这位热心村民却忘记将桶放回原位。不见了垃圾桶,周边的村民们把垃圾堆在了路上。

  工作人员通过“云视频”发现村道路上堆放垃圾的情况后,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前往清运,又通过监控找回了“失踪”的垃圾桶。

  6月至7月,石柱遭遇强降雨天气,龙潭乡因地灾点较多,各村的道路时有垮塌,灾情较重,乡党委、政府通过“云视频”系统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安排相关防汛工作,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数字乡村”助推乡村振兴

  “3月着手建设,6月建成,我们首次投入资金15万元,初期建设完成了平安监控、“云视频”两大系统。希望通过‘数字乡村’更好地推进基层党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产业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减负、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助力乡村振兴。”龙潭乡相关负责人说。

  下一步,龙潭乡将在已建成系统上搭建综合平台“村村享”,整合农村基层党建、“三务”公开、便民服务、民情互通、乡村特色等工作,提供互联网党建、应急指挥、网上办事、线上民事直说、电商旅游宣传等服务,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石柱县融媒体中心 李玉霞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