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推动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乡村治理要在“情理德法”上做文章
第015版:思想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努力推动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融合发展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乡村治理要在“情理德法”上做文章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9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层观察

乡村治理要在“情理德法”上做文章

刘景刚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乡村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人”是关键因素。穴沱村在乡村治理中,积极发扬我们党善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尊重村情民意,融通“情理德法”,稳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切实改变村民精神面貌,实现全村脱贫摘帽。

  以情动人,构建感恩包容氛围。在乡村治理中,“情”是融洽邻里的润滑剂。穴沱村在工作中坚持“动之以情”原则,围绕“情”字做文章。一是今昔对比看乡情。在宣传中让新旧照片上墙;在群众会上让老人说村内变化,让青年谈外界变迁,在今昔对比中思当年苦知今日福,通过讲透乡情,增强脱贫信心,感恩伟大祖国。二是推动工作重感情。实施网格管理,村内细分10个网格小组,网格员与帮扶人深入百姓家开家庭会、干农家活、购农家物。设立爱心救助基金,为困境村民伸援手;组建志愿服务队,为困难家庭献爱心。注重亲情、友情、人情的回归与再造。三是化解矛盾找实情。在问题解决、矛盾化解中注重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坚持让“当事人发言”、让“身边人见证”、让“调解人判定”,通过足够信息、充分沟通寻找真相,维护公平。

  以理服人,建设知性文明乡村。新观念、新事物、新经验不断涌现,很多老观念、老经验、老办法明显不合时宜。如果仍然凭经验办事、按惯例行事,势必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穴沱村在工作中尊重人的“理性”特质,恪守“晓之以理”原则,围绕“理”字做文章。一是依托学习懂原理。坚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讲解政策理论,让村民掌握科学种植技术,拥有一技之长。邀请专家为村民上课,用大白话讲透大道理:从“病从口入”讲环境卫生,从“马太效应”讲勤劳致富等。依托原理,治理源头,形成群众新观念。二是通过引导明事理。从“三个和尚”故事推动饮水收费制度,成立管水协会,落实“以水养水”;从“枫桥经验”说村民自治,推动形成“村民自解,村内调解”一线矛盾处理机制,落实“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三是依托教育知道理。组建自治理事会,开设乡村大讲堂,打造村内图书角,让村民上课,让学生读书,拓展眼界,增进信任。落实干部走村入户,通过交心谈心、宣讲报告,用大白话、大实话把道理讲明白,让群众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以德化人,培育厚重纯善民风。道德对民众言行具有更广泛、更深层的约束力。穴沱村在工作中推动“以德化人”,坚持“破立结合”,围绕“德”字做文章。一是涵养个人品德。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鲜亮旗帜;开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超市,对个人、家庭日常行为、集体观念等实施积分,年底根据积分兑换物资;设置“脱贫奋进基金”,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二是传播社会公德。组建道德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开展以评好事、议陋习为主要内容的评议活动。培养劳务经纪人,推选致富能手,落实产业到户补助,形成“勤者荣,懒者耻”的社会共识。三是弘扬家庭美德。凝练“家风家训”。实施家庭卫生大比武,推行“五干净六整洁”,设置清洁卫生红黑榜。设立“教育帮扶基金”,对村内好学生进行表彰,引导重视家庭教育。开展文明家庭、脱贫光荣户、巴山巧媳妇评选,倡导婆媳互敬、夫妻互助、长幼互爱的家庭关系。

  以法育人,打造遵规守法环境。法是契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乡村治理的有效手段。穴沱村在工作中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坚持“以法育人”原则,围绕“法”字做文章。一是学法创氛围。法治教育成为村民必修课。村内以问题为导向,邀请基层专家、联村片警到村开展普法教育。以案例为依托,在矛盾化解现场开展法治教育,用身边案例宣讲法治精神,教育群众明白“法”是行为底线。二是守法靠规则。在法治框架下,细化村内规章制度,修订村规民约,制定文明积分细则,拟定村内集体议事办法,落实公共设施管理责任,实施微信群专人管理,拓宽群众反映意见建议渠道,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三是执法去情面。对于违法者,摒弃“情有可原”的柔性情怀,回归“法不可恕”的法治精神。开展赌博专项治理,整治子女不赡养老人行为等行动。通过恰当惩戒,维护法律权威,教育身边群众,为乡村治理创造更好的法治环境。

  (作者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邮电大学分中心助理研究员,城口县蓼子乡穴沱村驻村第一书记)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