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 多措并举 铺就“沙磁名师”进阶之路
第014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沙坪坝 多措并举 铺就“沙磁名师”进阶之路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9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敬筑梦人

沙坪坝 多措并举 铺就“沙磁名师”进阶之路
沙坪坝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沙坪坝区举行第36个教师节庆祝大会

    教师演出现场

    “我是党员教师”讲述现场

    全区举行“争做四有好老师”系列活动

    区内“学区共同体”开展研讨活动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作为在全市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大区、教育名区,沙坪坝坚持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以师德建设、教师培养、教师扶贫为突破口,持续统筹规划、创新机制、精准施策、多方推进,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为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输送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关系发展大计;一颗丹心、一生秉烛,勇扛使命担当。”如今,沙坪坝区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正切实担负起为国育才、为民教子的重任,擎起了区域教育阳光灿烂的明天。

  严以修身立德为本 用青春和热血铸就师德之魂

  集抗战文化、沙磁文化、校园文化等多种文化于一体的沙坪坝区,是重庆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地。在这片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的土地上,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德高身正、弘扬美真、廉洁从教的教师队伍。

  为每一个学生建立的档案,会耐心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学期都会有精准有力的评语;想办法缓解学生考前紧张,买来小礼物、小零食分发给学生,还录制加油视频给他们打气……南开中学的陈老师以实际行动,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

  生活中,红槽房小学的刘老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他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解决孩子们成长中的各种烦恼,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孩子们一起制作科技模型,还经常为孩子们购买各种科技材料,开展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毫不犹豫地答应管理后勤时,刚入职曙光幼儿园的隆老师就扛起了保障部管理工作。工作3年以来,她已经分不清多少个节假日都坚守在一线,为幼儿园的修缮努力,还带头开发幼儿园食育课程,培养了多样化、专业化的后勤团队。

  在沙坪坝区,还有很多爱岗爱生、启智求真、诲人不倦的好老师,他们精业善道,笃学严谨,固教师授业之本;尊重个性,关爱心灵,显教师仁爱之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树教师时代之风。

  为何沙坪坝区能涌现出诸多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师德典范?

  沙坪坝区创新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加强对教师的学习教育,强化奖惩制度建设,活化宣传典型,营造尊师重教好氛围,引导广大教师善为人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

  据了解,该区建立领导机制、评议制度、监督考核机制等,形成联动贯通、层层落实的师德师风建设格局,促进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化、严谨化;完善师德师风教育的两级培训机制,做到师德教育的全覆盖,不断提升教师的品德修养;开展“我是党员教师”“最美教师”等活动,构建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为了让教师的行为有“硬杠杠”,沙坪坝区开展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工作,设立并公布电话、信箱等多形式、多渠道的师德师风投诉和举报平台,构建了社会、职能部门、学生、家长“四位一体”的师德师风监督网络。

  沙坪坝区多维并举地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培育重德养德良好风尚,形成了师德建设长效的机制。更多甘为人梯、无怨无悔的沙磁名师,用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用青春铸就永恒的丰碑。

  搭好台子锤炼专能 助力“一流之师”加速崛起

  全国历史优质课(初中组)评比中荣获一等奖、重庆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初中组特等奖;重庆市第三届“我最喜爱的班主任”荣誉;全国历史教研论文评选一等奖等教学成绩……从教12年来,重庆一中的王老师凭借出色的业绩水平,收获了教育教学的果实与芬芳。

  “多亏了沙坪坝区为我们搭建各种各样的培训平台,我参加了不同层次的培训,才能不断精进教育教学水平。”王老师说。

  这是沙坪坝区重视人才,落实人才培养政策,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的一个缩影。

  得益于沙坪坝区构建教师培养新体系,拓展教师培训平台,不少像王老师这样的老师,都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实现着人生的价值。

  重庆七中的冉老师多次参加各级各类教师技能培训、新课程改革培训、专家讲座,不断吸收新知充实自我,并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养。曾赴德国马格德堡参加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培训,参加幼儿园国培项目“名园带片区”培训、重庆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培训等,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刘老师磨砺了教育教学的过硬技能……

  事实上,沙坪坝区从顶层设计、培训内容、价值取向、培训途径等方面,不断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转型升级和模式创新,切实培养具有示范性和引领辐射力的名优教师队伍,构建教师培养的新格局。

  据了解,全区不断构建更为完善的教师全员培训和骨干培训双培养机制,实施“1+N”引领工程,采取上联下接、内引外联的办法,挖掘区内外名校和高校的优质资源,拓宽教师的成长空间,与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和四川外国语学院等高校合作,合理调配教育资源,在合作中组织学术交流和研讨,进一步开拓教师的视野。

  为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打破学校教师发展的“天花板”,沙坪坝区按照“引才”与“引智”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筑巢引凤,形成惜才、识才、用才、成才的人才选用氛围,落实落地引、育、培、用等环节,形成区域聚才的“强磁场”,统筹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此外,沙坪坝区还从政策保障、教师关爱、提高待遇等方面着力,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他们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接下来,沙坪坝区将持续探索教师队伍培养的更多有效途径,多层面、多渠道构建教师培养的多维网络,形成“人人参与,个个提升”的教师队伍发展局面。

  资源辐射精准帮扶 强势推进教师扶贫落实落细

  时光回到去年11月3日—4日,沙坪坝区教委、区教师进修学院组织凤鸣山中学、68中、南开小学、覃家岗小学4所学校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师一行7人,长途跋涉来到奉节县西部一小、云雾小学、兴隆初级中学、竹园初级中学等乡镇学校,开展了沙坪坝区援助奉节县教师培训活动。

  这次援教活动依托重庆市“国培计划”,由奉节县教师研修中心组织实施开展。沙坪坝区选派优秀骨干教师以“聚焦课堂教学,提升教师能力”为主题,以“课堂示范展示、同课异构观察、学科研修讲座”为载体,展示了4节教学示范课,进行了4场学科教学专题讲座……

  “本次援教培训活动,骨干教师针对性、实效性、先进性的课堂示范引领以及专题交流分享,既有示范引领、同课异构,又有互动研讨,课题指导,体现了‘按需送教、课堂落实、能力提高’的工作理念,提升了奉节县乡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为推动重庆市城乡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而做出积极贡献。”参加活动的沙坪坝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沙坪坝区开展智力扶贫,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全区很多教师都积极投入到教育精准扶贫的工作当中,以引领课题研究,提升师资质量,推进课堂改革等多项“帮扶引领”措施,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进入边远地区,带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让所在地居民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谐发展的帮扶发展共同体。

  据悉,沙坪坝区以名师引领、资源共享等方式,开展对口帮扶引领工作,例如重庆七中与奉节县龙泉初级中学组建“重庆七中—龙泉初中英语教研工作坊”……让“输血”与“造血”“扶贫”与“扶智”有机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沙坪坝区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员帮扶意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发挥人才智力扶贫作用,通过走访调查、摸清底数,掌握扶贫进度,对贫困户进行慰问,展开调研帮扶工作,把关爱送到了老百姓身边,为当地的脱贫攻坚贡献智力力量。

  数说>>>

  举办区级培训班74个,培训8253人次;选送150余名教师参与市培和国培项目。

  表扬沙坪坝区“十佳校级干部”“十佳教师”“十佳班主任”“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等优秀教师228名。19名教师入选“沙磁名师”“沙磁工匠”“沙磁名教练”。

  开展常规化、常态化、主题化、品牌化项目74个,培训8253人次;启动第二届名师工作和第七届导师制工作,开启29位名师带领228名骨干教师三年专业成长的历程。

  周珣 张骞月 郭思云 图片由沙坪坝区教委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