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孩子在书香南川幸福成长
第018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让每个孩子在书香南川幸福成长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9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着力培育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道德沃土
让每个孩子在书香南川幸福成长

    左图:“礼赞国旗——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活动 摄/喻梵

    右图:南川区图书馆组织小学生进行暑期志愿者活动

    专业美术的熏陶丰富艺术人生

    南川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心理咨询师吴贵川对鸣玉中学学生开展心理团辅活动

    南川区“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会在南川中学举行

    隆化三小在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开展生产劳动实践活动

    “绿色创建·低碳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

  教育、培养好未成年人,社会才能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南川区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中,始终高度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情感家园,通过育人模式的探索、思想道德的引领、文明风尚的培育,为未成年人营造出一片充满正能量的道德沃土,让他们在书香南川实现幸福成长。

  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全面渗透到南川未成年人成长教育中,如一道文明的彩虹,为南川的道德风景增添了绚丽的亮色。

  以德树人——

  “四有八为”构建区域德育品牌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对未成年人而言,这无疑是个生涩且宏大的命题。

  今年初,南川区录制的一节德育课程以“全员抗疫——我为生命负责”为主题,引导全区中小学生从众志成城的抗疫故事中,去体会爱护生命、敬畏生命的重要内涵。

  一节短课,深入浅出,再加上科普老师对预防新冠病毒的科学讲解,让“宅家”上网课的学子们受益匪浅。

  “全员抗疫——我为生命负责”是南川区教委在今年推出的4门德育精品课程之一。以此为代表,该区通过一系列“四有八为”的德育精品课程线上展播活动,有效助力了全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四有八为”,可谓南川教育的一张名片。

  2017年以来,该区以创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区为契机,聚焦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重点围绕“八为”德育课程,培养“四有”品质学生,开发实施德育精品课程,构建区域德育品牌。

  所谓“四有”,即口中有德、眼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八为”则包括“我为祖国骄傲”“我为集体添彩”“我为家庭尽孝”“我为自己鼓掌”“我为生命负责”“我为学习加油”“我为规则点赞”“我为社会服务”8个德育课程。

  “教育就是既要教学又要育人,紧紧围绕聚焦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南川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围绕构建“四有八为”区域德育品牌,该区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合理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明确了小学低段、小学高段、初中、高中共4个学段的德育精品课程实施内容,使德育目标循序渐进、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形成了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

  神童镇中心校结合地域文化孝子河和当地传说,提出特色德育教育理念——“孝道教育”,通过在操场文化墙和楼道文化廊传诵孝道故事,营造孝道文化氛围。

  道南中学倡导“仪式感教育”,创建了标准“离队”和“入团”仪式,坚持举行高三“成人礼”、中高考“百日誓师”仪式,开展感受传统文化习俗系列活动等。通过“善德”“善智”“善能”的课程体系,进一步为培养“善行人才”服务。

  如今,南川区65所学校通过提炼本校德育课程的活动亮点,逐渐形成了“一校一品牌,校校 不一样”的格局。多元、开放、融合的课程体系,在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同时,也更好地引导未成年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以文化人——

  文明校园“晒”出向上的力量

  全市区县“晒旅游精品·晒文创产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在南川,另一项“双晒”同样进展得有声有色。

  结合全国文明城区创建,进一步加大文明校园创建力度,南川区于5月起在全区范围内拉开了“晒校园·晒风采”活动的大幕。

  此次“双晒”包括拍校园、晒校园、访校园、评校园等内容,以充分展示学校建设成就,激发广大师生热爱祖国、热爱校园和参与文明校园创建热情,进而提升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晒校园·晒风采”启动以来,南川区各中小学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在广大市民面前“晒”出了崭新形象。每所学校自成风格,每种风格自有精彩。

  干净整洁的隆化八小,处处洋溢着昂扬向上、文明向善的勃勃生机和青春活力。校园内醒目的标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以及在学校各功能区域悬挂的名人名言、诗词经典,无不彰显出这所学校的文明底蕴。

  位于金佛山景区腹地的金山镇中心校,有大量成片的竹类资源。结合地域特点,学校全力打造“春笋教育”特色,提炼出了“天天向上节节高”的校训,开发出了“笋衣艺术”校本课程。通过每周、每月、每期的“笋娃之星”评选,营造出“文明、健康、奋进”的良好校风。

  始建于清代的袖珍学校——古花镇中心校秉承“良好习惯,读书致远”的育人理念,在尹珍文化的熏陶下,倾力打造“古韵花香、阅读校园”的文化特色。

  历史悠久的河图镇中心校,运用“校史、校歌、校徽”等文化标识,浸润师生情感与心灵,以文明班级、书香校园、和顺大讲堂的建设打造为契机,实现自然景观、审美功能、育人功能的和谐统一,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都能育人。

  几个月来,“晒校园·晒风采”活动成为南川抓好文明校园创建的生动载体。以渗透促内化,以载体促转化,南川区不断引导全区学生从小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凝聚起校园向上、向善的力量。

  以情育人——

  三方结合形成强大教育合力

  学校教育风生水起的同时,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也在为未成年人培育道德沃土上共同发力。

  日前,一场由关于如何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讨论在西城街道来游关社区服务中心举行。来自隆化职中的老师、家长和辖区社区干部们围坐一堂,就如何建立家长、学校、社区“三结合”立体教育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各抒己见。

  “我们学校每周都集中开展两次以上的安全教育,有的教师会要求学生回家后用家长的电话给老师反馈是否到家的情况,希望你们能理解,与我们共建一道校园安全防范屏障……”会场上,隆化职中老师张恒针对学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的工作做介绍。社区居委会委员也呼吁在座的家长遇到问题适时反映,由社区专门设立的未成年人教育中心给予帮助。“这是一个促进我们家长再学习的好平台,只有摸清了孩子们心理特点,才能让我们的教育不走偏锋。”学生家长甯碧容说。

  类似这样的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在南川形成了强大的未成年人教育合力。

  南川区教委通过“健全组织”“加强培训”“引导管理”三大途径全面强化家长的教育责任,提升家庭管理能力。近年来,邀请专家进校园开展家校共育专题讲座200余次,发放调查问卷30000份,收到建议约5000条。

  区妇联联合各街道推动社区家长学校建设。目前,南川城区创建率均达100%,乡镇创建率达95%以上。今年,南川还将社区家长学校工作融入文明家庭建设中,开展了“最美阳台”“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阅读新时代·书香润万家”“守护童年安全伴成长”等亲子活动70余次,有力助推了南川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在社区教育方面,依托“金佛山小课堂”“四点半课堂”等组织未成年人参加校外活动。每年为孩子们提供课业辅导和兴趣爱好培养,实施心理团辅、安全自护教育等专题服务100场次,覆盖青少年10万余人次。

  王静 刘廷 图片除署名外由南川区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