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万州“双晒”展现“平湖明珠”魅力中冶赛迪为何能成为“带头大哥”江都怡园恢复供水了政务简报2020线上智博会首个高峰论坛在荣昌举行加深协同合作 强化优势互补守护“宝贝”川渝生态环境执法部门联合执法
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万州“双晒”展现“平湖明珠”魅力
中冶赛迪为何能成为“带头大哥”
江都怡园恢复供水了
政务简报
2020线上智博会首个高峰论坛在荣昌举行
加深协同合作 强化优势互补
守护“宝贝”
川渝生态环境执法部门联合执法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8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唱好“双城记” 建好“经济圈”

加深协同合作 强化优势互补
专家支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本报首席记者 申晓佳 实习生 张凌漪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应该从哪些方面发力?今后还有怎样的发展空间?在8月29日举行的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论坛上,来自全国的专家们纷纷为此支招。他们普遍认为,加深协同合作,强化优势互补非常重要。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中心挂牌可谓正逢其时。他表示,今年一季度,东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参与东南亚经贸活动带来机遇。目前,我国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未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从今年来看,川渝两地经济增势比较强劲,相对地位有所提高,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达成了深度共识,值得赞许。

  王一鸣建议,下一步,应该努力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为“双循环”的核心枢纽区域。川渝两地应携手同行,深化分工合作,共建一批有全国影响力的平台,如西部金融中心、高水平汽车研发生产中心、中国西部科学城等,还可共同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通过共建推动生产要素深度融合,产业链深度匹配,增强全国竞争力。

  此外,他还建议川渝两地共同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并加快产业互联网建设。同时,还应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功能建设,降低资金、人才、技术流动的门槛和成本,强化物流支撑功能建设,增强科技创新功能建设,构建有吸引力的国际化人才高地。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认为,川渝两地应该协同打造内陆新的产业高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初步形成了汽车、电子信息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但与先进地区还存在差距。

  面临新机遇,王昌林建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加快做大做强制造业,从降成本、推进转型升级、承接制造业转移、加强协同发展等方面发力。同时,要繁荣发展服务业,努力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提升商务物流水平,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还应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强化科技支撑,拓展农产品市场。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史育龙认为,谋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准确把握区域的空间结构和联系特性,以空间布局整体优化促进功能整体提升,形成优势互补、全域共兴的发展格局。

  具体来说,他建议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重视战略地位重要、发展潜力大的地区,在数量众多的县级单元中推动形成新的区域发展极点。要做强“双城动力源”,通过共同建设区域性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和新型产业发展平台等方式,做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此外,还应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轴向拓展,丰富县级单元“极点支撑”,形成“双城驱动、轴带发展、极点支撑”的空间发展格局。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