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等三部门印发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行动方案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坚持精准施策久久为功 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多部门部署夏秋季防火抗旱工作充分展示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新成果 在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中实现新作为万州机场T2航站楼动工阿里零售通在渝打造6000家智慧小店政务简报川渝共建职教专家智库助推教育协同发展把制止餐饮浪费作为纠治“四风”重要方面专项督查保障群众安居乐业美了生态 旺了产业 富了百姓
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等三部门印发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行动方案
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
坚持精准施策久久为功 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多部门部署夏秋季防火抗旱工作
充分展示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新成果 在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中实现新作为
万州机场T2航站楼动工
阿里零售通在渝打造6000家智慧小店
政务简报
川渝共建职教专家智库助推教育协同发展
把制止餐饮浪费作为纠治“四风”重要方面
专项督查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美了生态 旺了产业 富了百姓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8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了生态 旺了产业 富了百姓

  (上接1版)

  土地改造:昔日“巴掌田”,变身大果园

  大盛镇青龙村,柑橘园里经平整改造的坡地上,一架植保无人机正在低空缓缓飞行,顺坡度起伏喷洒农药。

  3年前,因地块分散不利于农业种植,青龙村大片土地闲置。如今,青龙村变成重庆市第一个集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于一体的丘陵山地现代化水果产业基地。这一切,始于青龙村对土地的宜机化整治改造。

  “有一次我到田间发现,有些山坡植被稀少、土地裸露,开始呈现石漠化倾向!”青龙村党总支书记黄志介绍。2018年,渝北区启动土地宜机化整治,青龙村先行先试:变零碎地块为成片土地,变“肩挑背磨”为机械耕作,变低效作物为高效作物,变滥施化肥为精准施肥,变简单流转为股份合作,变分散经营为集体经营。

  “宜机化整治后,我们村可耕种土地由1400亩增加到2350亩。”黄志说,土地连成片,产业发展更好规划。土地整治后,青龙村种植了1800亩中晚熟柑橘,同时套种林下作物,预计进入丰产期后全村将实现年销售收入400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长1万元以上。

  以前人上去都费劲的坡坎地,现在可见各种农机,智慧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也在搭建。黄志点开手机上的“惠农云平台”,对需要浇水和施肥的果树进行遥控操作,“未来将对水果基地进行全面数字化管理。”

  渝北区计划用3年时间新建10万亩经果林,从2019年8月至今,已完成土地宜机化整治4.01万亩,完成苗木定植3.21万亩,在幼林果园套种大豆1万余亩、速生蔬菜6000余亩。

  环境整治:风貌留乡愁,宜居也宜游

  坡屋顶、小青瓦、三角檐、白粉墙,川东风格的民居沿坡而建,院坝平整洁净,菜园生机盎然……在渝北区大盛镇蒋家湾居民聚居点,35户居民告别黢黑破败的土坯屋,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村里变了样,不少在外打工的都回来了。”村民罗光全告诉记者,去年镇里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府不仅补贴建房,还把厕所、院坝和畜禽圈舍也整好了。

  大盛镇镇长汪勇介绍,整治既以川东民居风格统一“面子”,又兼顾设施完善和环境提升的“里子”,“家禽圈舍都用细竹密密排成外墙,美观又实用。”

  大盛镇因地制宜,用当地较多的松木改造柴房,用片石铺设人行步道,青苔石阶、水井、石碑等力求维持原样,保留农家院落特色。闲置的犁头、磨盘、石臼、陶罐等器具,也被精心打造成特色景观小品。“宜居宜业宜游,考虑到今后发展‘共享农庄’和特色民宿的需求。”汪勇说。

  一年多来,大盛镇13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焕然一新,累计吸引1500万元社会资本,建成10余家“共享农庄”,开办23家农家乐。在顺龙村灵芝庄园,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已带来了560余万元净收益。

  眼见着环境一天天美起来,罗光全心思也活泛起来,“家里房子有空余,我有养蜂和编织的手艺,还会点乐器,也可以参与‘共享农庄’。”在蒋家湾,不少村民跟罗光全有了同样的想法。

  2018年以来,渝北区通过整治提升村容村貌、推进“厕所革命”、加强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建立村规民约等举措,努力建设山清水秀村美、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整治提升农村危旧房3.1万户,建成13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创建1800户美丽庭院,建成13个绿色示范村庄。

  (原载《人民日报》8月28日2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