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菜称重收费 通报浪费行为让文化赋能重庆夜经济为监督执纪提供精准信息支持渝中区:志愿者进商圈倡导“吃得文明”彭水:靶向开展扶贫项目(资金)监督渝北广安签订“1+5”战略合作协议一等奖项目聚焦柠檬果胶产业2020线上智博会首届“钓鱼城杯”国际网络安全创新大赛启动报名“装配式建筑让我们变身产业工人”
第002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饭菜称重收费 通报浪费行为
让文化赋能重庆夜经济
为监督执纪提供精准信息支持
渝中区:志愿者进商圈倡导“吃得文明”
彭水:靶向开展扶贫项目(资金)监督
渝北广安签订“1+5”战略合作协议
一等奖项目聚焦柠檬果胶产业
2020线上智博会首届“钓鱼城杯”国际网络安全创新大赛启动报名
“装配式建筑让我们变身产业工人”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8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报时论

让文化赋能重庆夜经济

邱金燕

  “白天上班忙,晚上忙休闲”的生活模式,让许多市民养成了“昼伏夜出”的习惯——夜间已然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黄金时间”。“扯馆儿”曲艺社、街头时尚秀场表演、非遗产品灯光夜市……2020不夜重庆生活节上,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让重庆市民在“吃喝买”的同时,也享受到了更高品质的夜生活。

  夜间相关的文化活动,不仅有助于打造重庆夜经济的文化IP,也可以为重庆夜经济增添文化底蕴。以文化赋能夜经济,前提是要丰富夜生活消费形态,提高重庆夜经济的质量。当前,重庆夜经济的模式还有待进一步丰富,人们的夜生活主要集中于吃喝玩等物质消费领域,而文化方面的消费需求则未得到充分满足。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让重庆夜生活更富有层次感,就要不断丰富重庆夜间文化生活,为文化赋能夜经济创造良好环境。一方面,相关部门要统筹文化产业布局,完善夜间文化消费服务业态,合理规划文化场馆营业时间,如适时开放夜场参观,适当延长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书店、剧院等文化场馆的营业时间,为人们提供夜间文化消费场所。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点亮人们夜间精神世界的灯塔。

  打造重庆夜间消费的文化IP,形成重庆夜经济的文化品牌,也要充分挖掘重庆本地的特色历史文化资源。重庆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红色经典文化,如“龙灯”“川江号子”“石柱土家啰儿调”“铜梁火龙”等。在重庆夜生活中融入这些特色文化元素,可以进一步打造重庆夜生活品牌的独特性,塑造重庆文化地标,增强重庆文化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如近期“沙坪坝区2020重庆不夜生活节”打造的非遗产品灯光夜市,就引来众多市民驻足欣赏;主打重庆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重庆院子,通过挖掘非遗文化、文创产品、特色美食,打造以“怀旧”为主题的美食街,也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

  以文化为夜经济赋能,为夜生活添色,发展更高品质的夜经济,是夜生活长远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适应人们文化消费习惯变迁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应有之义。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