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以小微企业为例,我市除了减少有关税费,更是以此为契机,建立首期3.5亿元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代偿补偿资金,对符合规定的小微企业贷款损失,担保公司、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代偿补偿金、银行按4∶2∶2∶2的比例分担风险,推动财政金融良性互动,撬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再比如,统筹抓减税降费与税费收缴,除了公开减税降费政策,还实施税费缴纳简化办、网上办、自助办、预约办“四办”服务。
企业对减税降费的获得感如何?江津区双福工业园的重庆润通集团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今年以来,政府已减免集团各项税费1700余万元。不仅如此,4月该集团出现资金周转压力的时候,江津区通过先办理出口退税、后补交资料的方式,为企业办理当月退税884万元。上半年,该集团营业收入实现逆势上涨,产销同比增长10%。
“减税降费政策给我们带来了‘及时雨’!”位于北碚区的重庆三圣实业股份公司负责人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出现资金短缺。该公司向政府申请了4笔共计2.9亿多元转贷应急周转资金,这些资金不仅落地快,且费用低。如今,企业生产正常,市场销量较好。
减税降费等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叠加,助力市场主体增强活力向前走。上半年,全市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22.6万户,同比增长12.6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货物进出口增长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