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1992年,石壕煤矿年人均工资已经达到了3529元。罗喜林清晰地记得当时家里的一件大事,就是花400多元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
买套二手房,有了自己的“小天地”
1993年至1996年,煤炭行业遭遇了煤炭滞销的经营困难,石壕煤矿生产经营陷入低谷。
1998年,罗喜林接替父亲的班,成了“矿二代”,可效益不好的煤矿曾让他数次怀疑自己的选择。
2003年,煤炭行业好转,并迎来了黄金时期,但却因为安全基础不牢固经常发生安全事故。矿区急需救护队员。罗喜林参加竞聘,如愿以偿当上了救护队员。
2010年,已经成家的罗喜林,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在矿区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二手房,实现了第四次搬家。
“父亲原来在矿区的房子过于老旧,虽然我买的是二手房,但也进行了简单装修。”罗喜林说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很激动。其间,在矿区发电厂工作多年的哥哥罗勇军也在附近小区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搬了出去。
第四次搬家后,罗喜林和父母虽然分开住,但都在矿区,相隔不远。平时,一有空他就会回去看看父母,还不时叫父母过来一起吃饭。
“孩子长大了,都有能力自己买房子,我们感到很欣慰。”罗喜林父亲说。
进城买房,开启幸福生活
罗喜林的第五次搬家,是为了孩子将来,他在重庆主城购买了一套商品房。
2007年,石壕煤矿原煤产量突破100万吨,成为了重庆第二个百万吨矿井,矿井的效益逐步提升,员工年人均收入已经达到2.4万元。兜里有钱的煤矿工人,开始为子女的未来打算,一部分人到綦江城区或重庆主城添置了房产,罗喜林就是其中一员。
2013年,罗喜林搬进了位于重庆主城的新房。但由于一直在煤矿上班,罗喜林平时还是居住在矿区,偶尔周末休息才到城里的房子居住,感受一下大都市的生活。有时间,他也会带着父母到城里逛逛,享受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