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华溪村还成立了由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中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及多个合股联营项目组成的市场化运营平台。“合作社吸纳全村1280人为股东,60%的收入为全体社员分红,公司注册资金为500万元,其中包括16位村民共同出资的32万元。”汪云友介绍。
此外,村里以土地折价入股方式发展脆桃、脆李等水果400亩,吴茱萸等中药材1800亩,林下套种黄精、西瓜等经济作物,还在种植基地推行“返包制”,由村民进行管护,返包农户3年下来每亩能获得2000元管护费。
“总书记说,既然党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中益乡党委书记谭雪峰说,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根本和长效之策是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发展好特色产业,中益乡2019年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2740元。
“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
“总书记离开村口后,很多人久久不愿散去。”在“桃园居”农家乐,刘益洪打开了话匣子,“总书记叮嘱我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
“桃园居”是2019年初开张的,一开始遇到不少经营问题。在汪云友和驻村工作队帮助下,刘益洪获得石柱县5万元的政策性补贴,一年下来收入近8万元。“去年‘五一’、国庆前后游客多,我专门请了贫困户来帮厨。”
“致富路要走得稳,光靠农产品还不够,需要多条腿走路。”汪云友和驻村工作队商量,华溪村旅游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农家乐。
汪云友选定具备条件的9户村民,一一上门做工作。没有餐饮经验,协调重庆大型餐饮企业对口帮扶;没有经营知识,组织他们去山东等地培训……2019年底,9家农家乐全部开张。
走进村民马文财开的农家乐,楼上有两间客房,楼下设一个汤锅餐厅,出门就是大片藕池。“这样我就不用再到外面打工了。”
“看到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再苦再累也值得!”汪云友说,“总书记叮嘱我们,党员干部要到脱贫攻坚的一线、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火热实践中历练,经受考验,磨练党性,增进群众感情,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我一定会按总书记的要求,冲在前头,站在一线,加油干,奋力跑。”
(原载8月6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