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云阳环湖绿道现已投用了22公里,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打造。重报集团三峡分社记者 巨建兵 摄/视觉重庆 |
(上接1版)
为解决各个公园广场的无障碍通行,建设者们在环湖绿道中各修建了一条平均宽度3米的自行车道和跑步道,同时合理布局了自行车驿站、厕所、直饮水系统、WiFi、音响、儿童活动场地等服务设施。
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在近几年的城市建设中,建设者们力求在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中都植入云阳的历史文化,植入云阳人的乡愁。
在已建成的四方井公园,建设者们通过各方努力,收集到农村的石磨、石缸、石墩、猪槽等上万件老物件,陈列在“石来运转”迷宫(也称四方井迷宫),以此“还原”人们的记忆。据公园管理人员介绍,公园自2018年9月开放以来,晚上经常游人如织,不少游人在老物件面前或哭或笑,内心之情溢于言表。
从迷宫的东门走到西门,一共有380种走法;从东门走到西门再走到南门,一共有1300多种走法。游客们穿梭其中,感受过去时光,体验浓浓乡愁。
正是这些独具匠心和蕴含深情的细节,让不少返乡游子到这里打卡留念。
聚人气:
近两年“回流”人员增多
据云阳县有关部门统计,在较长一段时间,云阳人口曾呈流出趋势,一些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在外地安家。但近两年来,云阳出现明显的人口回流现象。今年上半年虽受各方面影响,但从外地“回流”的人员仍有4000人左右。
人往高处走。今年55岁的王兴中是土生土长的云阳人,前几年在外务工赚了钱,准备在外地安家。但去年他回老家一趟,亲友陪他在环湖绿道走了一会儿,他毅然改变主意选择“叶落归根”,今年在云阳县城滨江路边购了房。对此,他自称是家乡美景把他的魂又勾回来了。
不少选择回本地居家、创业的云阳人很直白:“没想到这几年变化这么大,家乡绿了美了环境好了,我们当然更愿意在家乡打拼,为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回流到家乡创业的人越来越多,而每年来云阳旅游的“回头客”也越来越多。云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启海感慨:这说明我们坚持生态发展的路子走对了!这是我们多年来持续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带来的“生态福利”!
云阳县主要负责人表示,良好的人居环境不仅体现在环境本身,也体现在这座城市工作、生活的氛围上。云阳将坚持“生态优先当示范,绿色发展当标杆”,继续用生态发展理念和“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让人们生活得舒适充实,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来云阳发展,助推云阳打造“公园城市标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