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领导分片包干 监测预报通知到人“四重”网格体系压实防灾责任紧急救援受阻旅客暴雨来袭驻守地质员争分夺秒排隐患生命至上!严防滑坡点再发险情武隆中堡滑坡形成堰塞湖市应急局主动作为  助力灾区恢复生产生活
第005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四级领导分片包干 监测预报通知到人
“四重”网格体系压实防灾责任
紧急救援受阻旅客
暴雨来袭驻守地质员争分夺秒排隐患
生命至上!严防滑坡点再发险情
武隆中堡滑坡形成堰塞湖
市应急局主动作为 助力灾区恢复生产生活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7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扎实有效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排查
暴雨来袭驻守地质员争分夺秒排隐患

本报记者 颜安 通讯员 李诗韵

    7月26日,南岸区地质队员陈良斌在该区迎龙镇大山坝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巡查工作。特约摄影 郭旭 摄/视觉重庆

  7月26日凌晨3点,重庆市气象台发布中心城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预计26号3点到6点,沙坪坝、渝北、南岸等地雨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局地可达100毫米,并伴有雷电、阵性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汛情紧急,时间就是生命。当日清晨不到6点,记者跟随驻守在南岸区的地质队员陈良斌赶赴迎龙镇大山坝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巡查工作。

  迎龙镇大山坝的一民房靠山一边,有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是之前山体滑坡下来的,好在当时屋里没人。”陈良斌说,由于该民房属拆迁房屋,属地镇街想拆迁时一起再清理环境。“所以,每一次下暴雨,我都会到这里来看一看,一是怕空房又住了人,二是看山体是不是又有滑坡的迹象。”

  陈良斌用尺子测量滑下来的坠石,再仔细观察周边山体的土质结构。“你看,这是当初坠石滑坡的痕迹,如今已长满青苔,说明这里好长时间未曾出现滑坡了,尚属安全。”

  冒着倾盆大雨,陈良斌到达大山坝的顶部。他拿出地质锤向山体裸露的石头敲打,用耳朵倾听岩石回应的“声音”。“若回弹声音强硬,就说明这片区域的地质健康。”

  在返程的路上,陈良斌看到主干道旁有山体滑坡的迹象,他立即下车,在边坡拉起了警戒线。为何不封路,而是只在边坡处拉上警戒线?陈良斌说,待道路清理后便能通车,不至于封路。“警戒线很重要,目的是为了提醒过往司机,要警惕该处有滑坡可能。”

  随即,陈良斌将此情况通过群测群防工作群,告知了附近的群测群防员和片区负责人。

  南岸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75处。汛期以来,陈良斌及其他驻守地质队员,每周都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安全巡查,尤其是在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维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