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一场暴雨下来,綦江区中峰镇贫困户杨永开家的情况也让人揪心:房屋一侧的山体垮了一块,30多立方米泥土冲下来,埋了杨家门前的院坝。所幸人撤得及时,一家人没有受伤。
除了家里的玉米地受灾,老杨养了150多箱中蜂,暴雨引起的泥石流一下子冲毁了28箱。
镇上扶贫帮扶责任人王成芳第一时间找到了杨永开。王成芳帮助杨永开抗灾的第一件事,是组织10多名周边邻居和村组干部,扛起锄头、铲子,帮着院坝清淤,让杨家人能尽快回家。
“老杨,你还要赶快来填申报材料。保险公司正在核灾,你家玉米地买了农业保险,损失还能挽回一块。”王成芳对杨永开说,作为扶贫抗灾措施,镇里还为他找了养蜂专家上门服务,提供技术指导,帮着重新繁育17箱中蜂,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在暴雨洪灾中,镇上受灾的7户贫困户都得到了妥善安置,政府也在积极想办法帮助他们恢复生产。”王成芳说。
6月以来,武陵山区深处的黔江区金溪镇人大主席曾平就处于连轴转的状态,前期是和群众顶着倾盆大雨抗洪抢险,最近在帮受灾户落实救灾补助、恢复生产。
金溪镇是蚕桑种植大镇,桑树种植面积有1万多亩。在今年暴雨洪灾中,受灾面积有2000多亩,农户的养蚕大棚有280多个受损。
对发生倒伏的桑树,要重新扶正;对灌进泥沙的养蚕大棚,要尽快组织人重新清理出来。“我们已经使用上级拨付的救灾资金,购买了200多吨肥料,要给受灾后的桑园追一次肥,减少桑叶的产量损失。”曾平告诉记者,镇村干部还在协调从周边乡镇组织蚕种,帮助受灾户尽快恢复生产。
(新华社重庆7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