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2020年中国经济“半年报”。全球疫情仍在蔓延背景下,中国经济表现如何?“新华视点”记者梳理最新10项重要经济数据,观察中国经济的发展脉动。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1.6%,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1.6%。一季度同比下降6.8%的情况下,二季度同比增长3.2%,实现强势“转正”。
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1.5%。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彰显中国经济稳步复苏的力量。
城镇新增就业564万人,未来就业压力依然突出
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6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2.7%。6月当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二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7752万人。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认为,就业形势出现积极变化,疫情之下相当不易。我国经济仍在恢复之中,未来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夏粮比去年多收了24.2亿斤,“压舱石”地位稳固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281万吨(2856亿斤),比2019年增加120.8万吨(24.2亿斤),增长0.9%,产量创历史新高。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李锁强说,夏粮生产再获丰收,为继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增强了信心。
物价上涨3.8%,“米袋子”“菜篮子”可望保持平稳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8%,涨幅比一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6月份,CPI同比上涨2.5%,环比下降0.1%。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下半年食品价格总体稳中有降的态势不会发生改变,整体物价会继续保持平稳。
货物进出口同比下降3.2%,6月份首次双双实现正增长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2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降幅较前5个月收窄1.7个百分点。
6月份出口、进口同比分别增长4.3%、6.2%,实现年内首次双双“转正”,回升态势好于预期。不过,我国外贸面临的发展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下半年稳外贸工作仍需加力。
新增贷款超12万亿元,金融活水持续“滋养”实体经济
上半年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
新增贷款去哪了?数据显示,上半年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77万亿元,约占各项新增贷款的72.6%。绝大部分新增贷款投向了实体经济。
消费同比下降11.4%,线上消费成亮点
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256亿元,同比下降11.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6个百分点。线上消费增速和占比持续上升,成为消费亮点。
刘爱华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名义增长是正的,但实际增长下降1.3%,下半年对消费能力的培养要下更大气力。
发行新增专项债2.23万亿元,积极支持“两新一重”和公共卫生设施建设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全国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2.23万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97%。
万亿级的专项债花哪去了?记者了解到,超八成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基础设施、民生服务等三个领域,积极支持“两新一重”建设。
PMI连续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工业生产恢复较快
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比5月份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二季度同比增长4.4%,一季度为下降8.4%,显示出我国工业生产恢复较快。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9%,市场稳定趋势不变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2780亿元,同比增长1.9%,一季度为下降7.7%。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9404万平方米,下降8.4%;商品房销售额66895亿元,下降5.4%。这两项降幅比一季度分别收窄17.9、19.3个百分点。
刘爱华表示,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已经转正,但也要看到房屋新开工面积、土地购置面积等房地产市场指标仍处于下降区间,对下半年房地产走势应该持观察态度。
(据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