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丽玉久 摄/张峻光 |
 |
“羊倌”致富奔小康 摄/简永兰 |
 |
秋的收获 摄/喻裔雄 |
 |
心系帮扶户 摄/薛牧沙 |
 |
生猪交易大数据助力脱贫攻坚 摄/唐万春 |
 |
爱心义诊暖人心 摄/车世红 |
 |
花椒产业助农增收 摄/张春连 |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7月,荣昌区开展脱贫攻坚“清仓见底大行动”,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集中力量解决剩余贫困人口总体脱贫、整改清零各类问题、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补齐短板弱项,提升脱贫质量,确保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建机制 明职责 吹响总攻冲锋号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荣昌上下团结一心拔穷根、凝心聚力探新路,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实现了“两不愁”真不愁、“三保障”有保障。当前,脱贫攻坚正处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荣昌区深刻认识到还有不少硬仗要打、“薄弱点”要补、“硬骨头”要啃、“山中寨”要拔。
“要集结最强兵力、鼓足最大干劲、保持最硬作风,一鼓作气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在6月28日召开的脱贫攻坚“清仓见底大行动”动员会上,荣昌区委面向全区吹响了全面决战的号角,擂响了最后总攻的战鼓。
擂战鼓必须落重锤,荣昌区成立了区委常委会领导下的全区脱贫攻坚“清仓见底大行动”指挥部,各镇街相应成立分指挥部,印发了《全区脱贫攻坚“清仓见底大行动”方案》,通过设机构、建机制,在层层压实责任上作出了周密部署。“我们压实的是‘属地属事’双责任,上紧的是‘区级、镇街’双保险,全力确保此次大行动取得实效。”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说。
号角吹响,全区干部闻令而动,一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结果为导向的大行动全面开展。干部值夜,荣昌这一创新之举,在此次行动中发挥出了极大效用。脱贫攻坚还有哪些不足?贫困群众满意度如何?干部们利用群众夜晚空闲之时,走家串户,访贫问苦,开好群众大会,指导产业发展。
“感谢帮扶干部走上门,不然我家的100只鸭子肯定保不住了!”荣昌区昌州街道石河村12组脱贫户邓金全由衷地说。正是干部的夜访,才及时发现了其饲养鸭子得了鸭传染性浆膜炎。该病传染性极强,死亡率极高。
走到群众中间去,换得一颗真心来。荣昌区全体干部将“清仓见底大行动”与三级书记遍访、干部值夜等工作相结合,深入执行《党员干部“十指连心”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六项制度》,对标对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查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让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了脱贫攻坚的力度与党和政府的温暖。
针对问题周周有调度、天天有研判,荣昌区要做的是将问题逐个击破,力求标本兼治。在这一过程中,荣昌各个部门、镇街做到了全面协调联动。“我们必须要做到所有问题心中有数,镇街能自己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自己解决的,要立即上报,由区扶贫办统筹解决。”曹清尧介绍,荣昌通过建机制、明职责,对照任务目标真查实改,全力保证脱贫攻坚工作中所有问题“清仓见底”。
边排查 边整改 确保问题全清零
近日,在荣昌区河包镇黄檀村7社建卡贫困户尹祥根家中,供水公司工作人员正在为其安装自来水。
“井里抽起来的水有泥沙,水量变少,用水十分紧张。”尹祥根介绍,他家以前用的是井水,可是最近一段时间,机井水量和水质都存在问题。
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走访排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协调帮助尹祥根联系安装自来水。
“现在自来水安装好了,以后用水就有保障了。水很清澈,水量又足。”拧开水龙头,看着透亮清澈的水哗哗流下,尹祥根觉得无比幸福。
为确保脱贫攻坚“清仓见底”,荣昌区进一步排查梳理“两不愁三保障”薄弱环节,确保“一户一策”落实到位。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薄弱环节,强化动态排查、动态清零,重点掌握因今年疫情返家人员的“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防止硬伤、防止疏漏,既要“一个不少”保障到位,又要“一环不差”提质增效,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情况看得出、说得清、讲得明。
荣昌区铜鼓镇高山村驻村工作队扶贫干部近日来到1社谭祖芳家,一行人拿起扫把、铁锹等工具,忙得热火朝天,帮助她清理危房拆除后的杂物,指导她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我们走访发现,谭祖芳家的住房经过危旧房改造后,建成了砖墙房,但旁边保留有一间土房,用于堆放柴草,存在安全隐患。经过我们宣传动员,已经自行拆除了土墙房。”扶贫干部郑崇熠说。
“我计划搭建一个彩钢棚,既美观、又实用,而且安全。”谭祖芳说。
与此同时,荣昌区强力推进反馈问题整改,确保脱贫攻坚各类问题动态清零。把党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指出的问题和国家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的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出的问题以及市级考核评估、检查审计、区级常态化督查等指出的问题统筹起来,把问题整改和脱贫攻坚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举一反三、标本兼治,一体整改落实到位,确保7月20日前各类问题动态清零。
强引导 重扶志 提振脱贫精气神
“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现在的扶贫政策越来越好了,但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政策再好,也不能‘等靠要’。我就是借助党的好政策、政府的持续帮扶和自己的踏实苦干,才过上好日子……”一场励志脱贫故事宣讲活动中,河包镇核桃村3社脱贫户陈明才向村民讲述着自己的脱贫故事,自信满满。
以前,陈明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他有着自己的产业:50亩辣椒、100余只鸡、10余头猪、100余株西瓜、100余株南瓜。靠着脱贫致富的初心和锲而不舍的努力,他不仅脱掉了贫困的“帽子”,还带动附近1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同样励志脱贫的,还有铜鼓镇刘骥村8社脱贫户邓太春。这几天,邓太春心里总是美滋滋的。经过前期的精心管护,现在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可以从虾田里打捞二三十斤小龙虾到市场上销售,一次就有四五百元的收入。
“如今脱了贫,还得持续把产业发展好,找到稳定的增收渠道,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邓太春表示。
该村在积极支持邓太春做大做强养虾产业的同时,积极宣传他这种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发挥脱贫示范户的带动作用,引导村民们夯实内生动力,通过勤劳肯干、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邓太春的创业故事让我很受启发,我要学习他勤劳肯干的精神,把农业生产搞好,拓宽增收渠道,改善家庭生活条件。”村民陈德军表示。
荣昌区强化扶贫舆论引导,确保提高群众满意度。依托“小院讲堂”平台,开展群众大会,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把总书记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关怀传递到千家万户。并引导群众向各类典型看齐,向身边典型学习,以斩断困难群众思想上的穷根,增强他们的发展底气,激发他们的致富志气,提振他们脱贫致富的精气神。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前最大、最重要,也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是一场必须得高分的政治考试。”曹清尧表示,越是决战时刻,越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越要充分认识脱贫攻坚的艰巨性紧迫性,越要有敢叫日月换新颜的豪情壮志。荣昌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迅速进入决战状态、开启作战模式,勠力同心、全力以赴,坚决兑现脱贫攻坚军令状。
张潇予 张飞龙 曹让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