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违建应拆尽拆的同时,缙云山保护区科学、系统的生态修复深入推进。某马术俱乐部曾在保护区内“圈地跑马”,违规开发。沙坪坝区发现问题后,5天内将其整体拆除。记者近期看到,该马术场拆除后种植的苗木长势良好,基本恢复成了山林。
重庆市林业局负责人介绍,为高水平修复缙云山生态,按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修复的思路,结合林相、季相、色相科学选配植被、树种,已修复缙云山保护区面积57.7万平方米,栽植花木近90万株。
目前,缙云山保护区内已认定的190宗问题已整改187宗,剩下3宗待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后完善手续即可。5月上旬,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督察情况时给予肯定——“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缙云山生态环境明显改观”。
探路生态搬迁、保障群众权益
缙云山保护区内户籍人口近9000人,其中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就有1100多位村民。由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控严格,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产业发展受到限制,缙云山保护区部分村民生产生活困难。受访基层干部认为,村民“靠山吃山”是导致缙云山保护区生态破坏的主因,保护区环境容量有限,难以承载大量村民。
七十多岁的蓝长生家住缙云山保护区核心区的缙云村戴家院组,因退耕还林、缺乏产业支撑,老两口只有少量自留地,靠子女赡养。“我从家走到村委会要1个小时,种地一年只有几千元收入。”
决不能让村民守着保护区绿水青山“苦熬”。对此,重庆在全国率先探索自然保护区生态搬迁,将缙云山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的村民先期搬出安置。“自然保护区生态搬迁没有明确政策,经过反复研究,我们按照‘既不拔高标准又让群众搬得出’原则,整合相关资金对搬迁村民进行补偿。”北碚区缙云山整治办负责人吕玉春说,对自愿退地进城的村民一次性补偿其农房,自愿异地迁建的村民在山下规划安置点,并解决子女就学、社保等问题。
“搬出去既能保护生态,生活也方便,社保等后顾之忧政府也解决了,我当然支持!”蓝长生说。目前,缙云山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已搬迁442户、1144人,分别占总户数的98%、总人数的98.5%。
重庆市还通过设置公益护林岗位、推荐就业、优先承租游客中心商铺等方式,让搬迁村民“稳得住、能致富”。原先住在保护区核心区的村民李星华曾经违规超面积建房出售,现在他的房屋已拆除,他也领到了补偿款搬到镇上居住。但山上经常能看到他,如今他是公益护林员,带头保护缙云山。李星华说:“错了就改!除了护林公益岗位收入,我还在生态修复工程项目部务工,收入有保障。”
通过一手抓矛盾化解,一手抓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缙云山综合整治启动以来,当地做到了不发生群众群访集访、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不发生个人极端恶劣事件的“三个不发生”。
山上做减法山下做加法,力促青山变金山
看到日渐优美的缙云山,保护区所在三个区的干部向记者表示,过去对缙云山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治理有畏难心理,对苗头性的破坏掉以轻心,客观上助长了违建乱象。重庆市纪检监察部门成立调查组督促解决整治中的“硬骨头”和村民诉求,杜绝违建死灰复燃。重庆市在缙云山保护区综合整治中,共问责78名党员干部和4个单位。“通过这次综合整治,不但解决了缙云山保护区多年顽疾,更是对干部群众发展理念的一次深刻警醒、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深刻教育。”周旭说。
缙云山下是嘉陵江小三峡之一的温塘峡,江边是重庆市著名的北温泉以及当地古村落金刚碑。尽管缙云山片区资源禀赋优越,但因企事业单位、老旧居民区多,规划引领不足,长期以来产业业态较为低端。重庆市按照“山上做减法,应拆尽拆;半山做特色,市民共享;山下做加法,升级产业”同步谋划区域提档转型,科学有序发展环山度假、康养产业,打造缙云山5A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
在山上,缙云山核心保护区域设有明显标识,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区内中共中央西南局历史陈列馆、缙云山自然教育中心等正在装修;在缙云山风景名胜区大门处,过去存在农家乐揽客、小吃摊乱摆、车辆随意停放等管理问题,如今咖啡厅、缙云山保护区生态展示厅开门迎客,停车场修缮一新,拉客、摆摊不见踪影……在山下,全长64.5公里的大缙云山环山绿道作为“生态屏障路、产业提升路、景观旅游路”已经动工。在部分示范段,骑行道、亲水步道、园林景观相映成趣;温泉公园、古村落正在完善旅游设施配套;棚户区改造有序推进……
“今年5月2日,在防疫控制流量情况下,当天上山游客超过1.4万人,不少市民说‘缙云山恢复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感觉了’。”北碚区文旅委主任寇韦弦说。
重庆市林业局负责人表示,缙云山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为全市重点生态功能区域走“生态美、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起到了示范作用。接下来,重庆市将严格整治和验收标准,确保缙云山保护区内所有问题全面彻底整改到位,探索林长制等生态保护长效监管机制,积极推进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试点工作。
缙云山上的村民陆光辉的农家乐因排污、违建被整体拆除,随着环缙云山旅游康养产业兴起,她看到了新机遇,“办了20年的农家乐拆了很心疼,但确实破坏了生态。现在山更美了、人气更旺了,政府在山下规划了安置房屋,等建好了我要再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