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世行评价指标 寻找“重庆化路径”指数体系今年底将在全市法院推广以指数体系推动重庆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第007版:重报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对标世行评价指标 寻找“重庆化路径”
指数体系今年底将在全市法院推广
以指数体系推动重庆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6 月 1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指数体系推动重庆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全国首个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评估指数体系试点调查
本报记者 黄乔

  《重庆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评估指数体系(2019)》(以下简称指数体系)于去年11月在市一中法院、两江新区(自贸试验区)、渝中区等6家中基层法院先行试点。

  那么,试点开展半年来,指数体系推广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近日,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智慧法院建设

  虚拟3D诉讼导航机、智能诉状生成机一应俱全

  虚拟3D诉讼导航机、自助立案一体机、自助查询触摸屏、自助打印复印机、材料收转“云柜”、诉讼风险一体机、智能诉状生成机……

  近日,重庆日报记者在渝中区法院智慧诉讼服务区看到,全面升级后的诉讼服务中心,通过运用智能化实现了“一网通办”。

  “这些智能设备可为当事人提供人工智能诉讼指南、诉状生成、风险预估、跨域立案、自助查询、自助打印、自主联系等诉讼服务。”渝中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说,当事人只需凭借一部智能手机,登录一个系统,即可“通办”各项诉讼事务。

  “渝中区法院是指数体系推广的试点法院之一,围绕评估指标,该院通过不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达到让市场主体更便捷地参与诉讼的目的。”该负责人介绍,网上立案原则上不需再提供纸质立案材料。

  同时,实行诉讼费票据电子化和诉讼活动“一网通办”,引导诉讼参与人网上立案、缴费、调解、开庭、送达,将诉讼事务从“线下”转移到“线上”,通过智能化运用切实提高了法院工作质效。

  法院信息公开

  重庆有了首个人民法院英文门户网站

  4月28日,两江新区(自贸试验区)法院英文门户网站正式开通上线,这是重庆首个人民法院英文门户网站。

  “这是重庆接轨国际化的一个具体体现。”两江新区(自贸试验区)法院副院长贾科说,希望通过严谨、准确的翻译,展示我国司法机关的专业形象,并将该院的管辖范围、典型案例、庭审规范等功能指引作为网站的主要内容,切实便利外籍当事人到我院参与司法活动。

  “以前,外资企业或者外籍当事人想要了解法院相关工作和案件情况,需要自己请翻译,甚至要到法院进行备案申请。”重庆坤源衡泰律师事务所律师谢鹏说,但通过中英文双语公开,现在让涉外当事人通过该平台了解案件信息,不仅为他们带来了便利和实惠,更展现了重庆公平公正透明的司法形象,扩大了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

  据悉,我市已制定《商事案件信息公开的规定》,明确要求以中英文双语方式公开法院工作报告、商事审判制度、商事裁判规则以及三级法院商事案件立、审、执动态信息。

  庭审改革

  庭前会议大幅提升审判质效

  “指数发布后,我们坚持以指数体系为指挥棒,推动我市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高法院负责人介绍,重庆法院按照指数体系要求,制定了《对标国际先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29个,其中就包括庭前会议规则。

  “没有庭前会议规则之前,只有个别疑难案件才会进行庭前会议。”贾科介绍,但现在,两江新区(自贸试验区)法院召开庭前会议的案件占比超过75%。

  贾科告诉重庆日报记者,通过庭前会议,法官对证据和争议焦点先行梳理,可以让庭审过程更加顺畅,避免出现反复开庭的情况,并且庭审用时普遍缩短,效率大幅提高。

  据统计,通过召开庭前会议,两江新区(自贸试验区)法院平均每件案件开庭次数由1.35次降为1.05次,案件需要二次开庭的占比下降了85.71%。

  用户体验

  指数评价让当事人更有获得感

  “对基层法院来说,指数体系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其设计方向朝着满足用户体验去设计。”贾科说,从指数体系评分点可以看到,每一项都与法院工作高度融合,基层法院只需踏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包括当事人、法官、律师等在内的用户提供更加高效的司法服务,就可以获得较高评分。

  她举例说,比如,在设计“平等对待涉诉企业”指数时就要求调查机构对涉诉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由受访对象根据其在诉讼中的体验对法院工作评分。

  又如,四级指数包括了“建立规范的财产保全工作机制并实际执行、能够依法对各类财产实施保全、财产保全无明显超标的额、诉讼服务中心现代化建设、诉讼费多种方式在线缴纳、法院公开电话等联系渠道畅通、建立并实际运行法官与当事人的沟通机制、当事人诉讼档案查阅便利性”等具体指数。

  “这些指数是典型的直接以当事人需求为出发点,具体考察人民法院司法供给的有效性。”贾科说,为此,该院在试点过程中,不断向当事人宣传法院优化工作带来的便利,并且还根据评估指数关注的内容设置了调查问卷,切实了解当事人对法院工作的直观感受和建议。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