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百年薪火 厚植红色基因聚焦“三双”强队伍 拓宽党员成长路
第016版:党旗飘飘别样红·巴南篇
上一版   
传承百年薪火 厚植红色基因
聚焦“三双”强队伍 拓宽党员成长路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6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巴南区全善学校
聚焦“三双”强队伍 拓宽党员成长路

    革命基地参观学习留影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民办教育蓬勃兴起。作为构成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民办学校理应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切实解决民办学校党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积极探索加强党建有效途径,对建设人才强国有着重要意义。

  “学校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造优质队伍,创建特色品牌,才能更快地朝着中华名校的目标迈进,谱写新的发展篇章。”巴南区全善学校党总支书记查慧说。

  近年来,全善学校以党建聚人心、激斗志、促发展,探索实施双馨、双培、双带“三双”工程,锤炼党员队伍,培育一流师资,使每个党员教师都成为一面旗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尚道、精业、修身”的师德内涵。

  德业“双馨”

  “五个引领”提升党员教师素质

  “勤洗手,戴口罩,在家也要多锻炼……”聆听着班主任李丽慧老师的叮嘱,学生小茜的心头倍感温暖。自学校延期开学以来,李老师总会趁空余时间,带上慰问品登门家访,从学习到生活再到防疫抗疫,给予小茜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

  李老师的爱心之举,正是全善学校整个党员教师群体的缩影。今年疫情期间,学校很多老师纷纷不顾艰难险阻,走到学生身边,在家家户户的摸排慰问中,为学生和家长带去了温暖与感动,真正用行动诠释着尚善之师的师德之美。

  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在全善学校看来,优秀的党员教师意味着业务能力和师德修养缺一不可。为此,学校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以师德、学习、教育、学术、考核“五个引领”为抓手,着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双馨”教师队伍,通过讲好身边的教师故事,树立起身边的党员楷模。

  立好师德,还要强好师能。去年12月,学校组织学科教研、备课组长远赴武汉,参与了为期5天的华中师大教育培训。培训期间,所有参训教师直言收获颇丰,在与名师名家的碰撞交流中,对教学改革、学科打造、个人发展等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在全善学校,类似培训不胜枚举。学校积极搭建教师业务发展平台,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学术比武、学科同课异构、名师进校园等活动,积极推进教师课题研究、学术经验总结和高效教学实践。

  近3年,校党总支先后选派76名党员教师到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知名学府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占党员教师总人数的95%,以多渠道培训平台的搭建,为广大党员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天空。

  党教“双培”

  优化队伍结构筑牢战斗堡垒

  全善学校有一支庞大的青年党员队伍,他们积极发挥着党的生力军作用,为基层党组织发展注入蓬勃生机和活力。

  教学实践中,学校发现,青年党员教师普遍存在工作经验不足、业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如何有效提升年轻党员教师的综合素养?

  “要把党员培养成教学骨干,把教学骨干培养成党员。”校党总支书记查慧介绍,学校通过大力实施“双培”工程,达到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强化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目的。

  校党总支创新培训方式,以组建“1+1”(即“一名教学骨干+一名党员教师”)互动培养小组的形式,让党员教师和教学骨干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同时,给青年党员“给任务”“压担子”,让青年党员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一线上挑起重任,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此外,学校还积极实行新党员“五倾斜”制度,让党员培养发展向业务骨干、一线教师、空白点倾斜,让业务骨干培养发展向青年党员倾斜,充分优化队伍结构,实现教学一线各备课组党员全覆盖。

  潘永洁和龚燕就是得益于学校的创新制度收获成长的两位老师。在党组织安排下,党支部潘永洁老师和业务骨干龚燕老师组成了“1+1”互动培养小组。潘永洁积极担当起入党介绍人和党课老师的角色,对龚燕进行了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培训;龚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当起了潘永洁的“专业师傅”,帮助她解决了很多教育教学业务方面的难题。

  “最好的老师就在我们身边。通过这次党员和骨干的互相转化、彼此成就,我感觉身上的责任感更强了,工作劲头更高了。”龚燕老师说。

  青蓝“双带”

  榜样力量引领团队前行

  榜样是一种力量,彰显进步;榜样是一面旗帜,鼓舞斗志。成长路上的党员教师同样需要榜样的力量,来照亮自己的初心和前行的方向。

  一直以来,全善学校都致力于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施行“双带”工程,让一批思想觉悟高、教学能力强的优秀党员和老教师,一对一指导或帮带新教师,使新教师在短时间内实现自我的跨越性成长。

  易家志就是这样一名引领青年教师团队专业成长的榜样教师。

  深耕杏坛40年来,凭借出众的业务能力,外界为易家志贴上了众多标签:特级教师、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重庆好人……然而,在全善学校,他的身份却十分简单——他不仅是学生眼里的好老师,也是老师眼里的好老师。

  作为全市首批市级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易家志有着丰富的教学指导经验。通过坚持开展各类研训活动,全区57名名班主任工作室学员在他的指导下逐步走向卓越。在全善学校,他曾指导学校教师古春艳参加重庆市初中语文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荣获一等奖,指导李平在重庆市语文课例评选中获得一等奖,指导李翠凤参加2018年重庆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获得全能第一名……在为无数全善年轻教育人插上腾飞翅膀的同时,也为区域教师发展贡献着坚实的力量。

  如今,以易家志为代表的一大批全善优秀党员教师,正在不断引领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走上自我提升、优质发展的道路。仅2019年,全善学校共有21名骨干党员教师与新进教师、新任班主任、高中新任初中教学的教师结成师徒,并通过常规课、过关课等形式,促进“三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砥砺前行,硕果满枝。近两年来,该校党员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荣获国家、市区级一等奖25人次,发展教学骨干入党2人,党员教师占比高达52%。全善学校作为区级非公党建示范点,正以卓有成效的实践,擦亮民办学校的党建品牌。

  姚兰 刘洋 图片由全善学校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