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中学 教育扶贫铺就学子幸福路15岁的二号线和它的“成长故事”
第007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南川中学 教育扶贫铺就学子幸福路
15岁的二号线和它的“成长故事”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6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准资助 控辍保学 关爱帮扶
南川中学 教育扶贫铺就学子幸福路

    向家长宣讲扶贫政策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是涉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更是功在当代的千秋大计。

  近年来,重庆市南川中学校(以下简称“南川中学”)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胜脱贫攻坚的工作安排,持续完善教育扶贫工作机制,成立由校长主抓全盘工作,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各班班主任具体落实的教育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围绕“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的核心,打出精准资助、控辍保学、关爱帮扶等教育扶贫组合拳,为贫困家庭学生点亮了梦想的航灯,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快乐学习、成长成才。

  拓宽精准资助途径

  为贫困学生上学添砖加瓦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母校对我的帮助,让我不用为上学发愁,我会加倍努力地学习,不辜负学校的栽培和老师的期望……”在南川中学“金桥励志”济困助学金捐助仪式上,学生小谢(化名)发表感言。

  因家境贫寒、品学兼优、表现优异,小谢不仅获得了“金桥励志”助学金,还享受了生活补助、营养餐补助等资助。

  在南川中学,精准资助的温暖阳光照耀着像小谢这样的学生。

  长期以来,南川中学始终坚持把学生资助工作作为“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建立健全奖、助、贷、勤、补、减等多维资助体系,设立清洁工、宿舍管理等20余个勤工助学岗位,做到精准识别、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实现资助政策、资助对象全覆盖。

  以设置“‘金桥励志’基金”为例。南川中学通过学生、教师、离退休教师、校友等捐资筹集,组成基金来源。金桥励志奖学金包括生活费补助、学杂费减免、困难学生参加竞赛差旅费补助、因灾因病学生临时性资助,由学校财务室单独建账进行管理,专款专用。评选的基本条件为“品学兼优,家庭困难”,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并设定每年的9月第二周星期一为捐资助困日,次年举行发放仪式。

  “金桥励志奖学金的设定与发放,目的在于激励家庭困难的优秀学生更加发奋图强,号召更多人关注教育扶贫,支持教育建设,形成‘兴教奖学’的良好氛围。”南川中学校长任国君说。

  不仅如此,南川中学还努力盘活慈善等领域的资源,争取到“夏仕莲山区教育资助金”和“湛江善行天下”服务队的资金资助,进一步加大了精准资助的力度,传递教育扶贫正能量。

  近3年,南川中学做好国家资助达15144人次,共计1292万元;实行“金桥励志奖学金”资助达133人次,共计221000元;进行学校高中学费收入10%资助达818人次,共计544270元,切实兑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

  筑牢控辍保学底线

  不让一个寒门学子掉队

  “老师,你们来了,走累了吧,快进屋歇歇!”当南川中学初二年级党支部书记万明元一行五人驱车、步行4个多小时来到学生小燕(化名)家时,她的父亲热情地打着招呼,引着老师们进了屋。

  小燕家在南川区最偏远的合溪镇广福村的大山深处,家中一间屋子充当了厨房、待客室、烤火屋、饭堂,房中地面坑坑洼洼,房屋泥墙破烂。

  历时一个多小时的家访,万明元一行人了解到小燕家庭情况:爷爷奶奶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父亲患病,身体每况愈下,幺爸情况特殊,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两个女儿一个读大学一个读初中,一家人的重担都压在近50岁的母亲身上,可长年劳累造成她腰椎受损,手术后更是余力不足,家庭经济入不敷出。

  家访结束后,老师们向小燕家人送上慰问金、生活物资。“我们一起支持孩子读书,学校在孩子就读期间免除一切学习和生活费用,年级部也会进行支持帮助。”小燕的班主任时志坚说。

  这是南川中学以家访活动,推进控辍保学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南川中学严格按照要求,统筹安排,总体部署,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教育保障控辍保学工作,以“上门面对面”的形式,分年级、分区域,通过“进百村・访千家”等家访活动,加强家庭学校联系沟通,架起了一座座密切、融洽、互信的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连心桥”。

  家访过程中,老师们向家长和学生宣讲教育法规和教育扶贫政策,让他们深入了解控辍保学工作,并将实实在在的鼓励和帮助送到了贫困学生家庭。

  与此同时,学校与扶贫办、民政局、公安局、乡镇等单位形成合作联动机制,以情况摸排、数据核查、依法控辍、情感控辍、上门劝返等举措,确保全校义务教育学生辍学率为零,推动送教上门质量提升。开展“关爱助成长・留守不孤单”关心慰问活动和交流座谈会;坚持开设心理健康和生涯规划课程,从源头上防止学生因厌学而辍学。

  南川中学将持续开展常年化、常态化、全员化的“控辍保学”“家访千家”行动,助力教育扶贫不折不扣地落地落实落细。

  链接》》

  做实关爱帮扶行动 用心播撒爱的阳光

  “衷心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无私帮助,让一道生命之光照进我的人生,我一定会努力战胜病魔,早日回到学校。”这是学生小唐(化名)发送给副校长范祖琼微信的内容。

  小唐因突发恶性骨肉瘤,暂时中断学业,家庭贫困,导致她的家人无力负担巨额医药费。

  “孩子正遭受病魔折磨,家庭负担已经很重,向她伸出援手,是我们的分内之事。”范祖琼说。

  为此,南川中学向当地教育与财政等部门申请资助金,同时以校内募捐、校园爱心义卖活动筹集等举措,为小唐募集到治疗费用8万元。目前,小唐已经在北京进行阶段性治疗,病情有所缓解。

  以暖心帮扶之举,帮助突发变故学生度过难关,是南川中学教育扶贫工作的一个着力点。

  学校不仅在校内播撒爱的甘霖,滋润困难学生,更是将扶贫的精神,扎实的举措,融入到校外的“对口帮扶”工作当中。

  2014年,南川中学就与南川区福寿镇贫困村白岩村结成一对一帮扶单位,学校20名中层以上干部分别与南川区福寿镇马宗村20户贫困户结成一对一帮扶对象。

  为有效推动帮扶工作,帮扶干部向村民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相关扶贫政策,帮助解决了部分帮扶户的用电、低保、危房改造、发展生产和外出务工等实际问题。

  此外,学校捐赠了篮球架、乒乓台等健身运动器材和现金等共计12万多元,与白岩村签定《产业直销意向合作书》,订购贫困户家种养植的蔬菜、家禽等农产品,以消费扶贫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陈明鑫 张骞月 图片由南川中学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