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生态 非法捕捞人投20万尾鱼苗补过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切勿前往澳大利亚旅游第24届重庆都市文化旅游节启幕重庆检察三分院公益诉讼首个专家库成立民房变民宿 山货促增收万州达州机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0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修复生态 非法捕捞人投20万尾鱼苗补过
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切勿前往澳大利亚旅游
第24届重庆都市文化旅游节启幕
重庆检察三分院公益诉讼首个专家库成立
民房变民宿 山货促增收
万州达州机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6 月 0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修复生态 非法捕捞人投20万尾鱼苗补过

    六月五日,“守护母亲河”增殖放流生态修复活动现场。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本报讯 (记者 杨铌紫)6月5日,嘉陵江合川段重庆检察机关渔业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示范基地,“守护母亲河”增殖放流生态修复活动现场,两件非法捕捞案件的当事人按照公益诉讼中确定的修复方案买来20余万尾鱼苗,和10余位全国、市人大代表,以及检察官、法官等一起,投放到嘉陵江中。

  “我真不该贪图小便宜去电鱼,今天亲手投放了一批小鱼,一定要让自己记住这次教训!”在增殖放流现场,非法捕捞案件当事人杜某惭愧地低下了头。

  杜某是我市首例破坏渔业资源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涉案当事人。

  2018年,杜某等三人因非法捕捞水产品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虽然已获罪并服刑,但被其破坏的渔业资源环境尚未修复,他们应该承担的破坏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尚未履行,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随后,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对杜某等三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市一中法院对该案作出判决,判令被告赔偿因采取电击方式捕鱼造成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12934元,或向嘉陵江流域放流规格10厘米以上的各类鱼12000尾,并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

  此次增殖放流系案件当事人履行判决义务,所涉人员除杜某外,还包括另一起非法捕捞案件的当事人。合计放流的20余万尾鱼苗和几百公斤成鱼,均由被告出资购买,经检疫合格后由案件当事人亲自投放到河中。

  这是重庆创新环境修复的又一方式。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谢德体认为,这是一场生动的修复长江流域生态资源的法制宣传,建议法检两部门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办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协同合作,共同保护母亲河。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