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彩周末”实践活动 |
作为拥有80年办学历史的市级重点中学,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一直坚持以“恒久远、永流传”的实干精神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学校在以深厚的办学底蕴和优异的办学成效培养一批批优秀南麓学子的同时,积极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履行名校担当,践行社会责任,实施精准帮扶,承担起教育脱贫攻坚的重任;更常年坚持开展以“五彩周末”为代表的生活教育实践活动,助推学生的品格养成、健康成长,以实干精神讲好二外故事。
教育扶贫 实干出成效
精准帮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作为国家首批“外语实验”学校、重庆市第一个高中英语课程创新基地学校,如何将优质的办学、管理经验发挥出更大价值?校理事会与管理团队的理念一致:不仅要培养出“勤学、好学、善学;有德、有才、有志”的南麓学子,更要发挥自身所长、履行名校担当,承担起教育扶贫的社会重任。
本着“名师帮带、学生指导、教研互动、支教服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宗旨,学校跨区域推动教育扶贫,与石柱县回龙中学、海口市西湖实验学校、海口市玉沙实验学校、遵义市习水县第七中学等多所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学校结成教育教学帮扶关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重庆二外注重于管理人才与办学经验输送,在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团打造等方面为结对学校提供交流平台。派遣管理团队与优秀教师入驻结对学校进行定制式实地指导,接受结对学校干部、教师到校跟岗培训学习,通过多项举措帮助提升其办学品质和教育教学质量。双向的交流互动让重庆二外的教育扶贫不是单项输出,而是形成扶贫合力,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了学校见携手并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积极响应帮扶工作是一份社会责任和担当,是一个企业人兼办学人理应要有家国情怀和教育情怀。少年强则国家强,唯有以父母之心育人,把孩子培养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脱贫。”重庆二外理事长陈正伟认为。
为帮助更多贫困学生,重庆力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在学校设有“力宏奖学金”和“力宏园丁奖”。同时也在重庆、四川、贵州等省市的8所学校设置了奖学金,向在校贫困大学生提供教育贷款等类型的资金帮扶,让更多品学兼优、家境贫困的优秀学生享受更优质的教育。
坚持以公益性为主的原则,坚持干实事、授经验,从根本上去解决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重庆二外和背后的企业一道,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五彩周末 实操育品格
让学生收获身心双重成长
教育扶贫,学校在行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二外学子也积极投身其中。
每年冬季,学校都会利用周末时间组织留宿学生开展“冬日针爱·二外在行动”活动。同学们在生活老师指导下通过义捐义织御寒衣服的方式,给农村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及时送去温暖和问候。这也是重庆二外“五彩周末”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作为一所全封闭式寄宿制学校,如何在保障健康安全的前提下,让2000多名周末留校学生度过有意义的课余生活?面对这一难题,“五彩周末”实践活动走上了孩子们校园生活的前台。
“母亲是船,日夜操劳只为送儿女到岸;母亲是树,寒冬酷暑都帮儿女避风挡寒……”在5月10日感恩母亲的活动中,孩子们用歌舞、朗诵、相声、弹奏,以及现场制作贺卡、现场感言等,表达对伟大母亲的尊敬和关爱。
在畅谈“感恩、感想”环节,谈到自己的母亲,还有宿管老师时,不少同学忍不住热泪盈眶。“因为我逐渐长大了,妈妈头上也开始慢慢长出白发,她逐渐逐渐老了,一想到这里我心里就难受。”“妈妈,你陪我长大,我会慢慢陪你变老。”“宿管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我们,陪伴我们”……朴实的话语中,折射出对母亲、老师的浓浓深情。
据了解,“五彩周末”在重庆二外有17年历史,活动以“生活及教育、社会及学校”为宗旨,包括社会实践、参观游览、校内艺体、手工制作四大活动板块,旨在为学生开阔眼界、拓展知识,增强创新实践能力与生活动手能力,同时也为远离亲人的学生提供一份“如家一般温暖”的学习生活环境。
受疫情影响,今年开学以来的活动有“五一”节包饺子、母亲节做贺卡,讲述一段内心深处想对妈妈说的话,书法、美术、周末影院、图书阅读……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助推学生的品格塑造,让孩子在活动体验中收获身心的健康成长。
何霜 姚兰 谢静 图片由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