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在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打造常态化实践平台上下功夫。
学校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优质高职院校特色项目等重点工作,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配备专人、专项经费,努力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教学体系、服务体系。
构建多元化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多元化教学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支撑,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构建了门类齐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学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2门公共必修、多门选修与专业限修的形式,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构建双创课程体系。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学校利用混合式教学支持实现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创业实践素质的培养。学校自编的“嗨翻艺术设计创业”已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成为重庆市高职院校第一门上线慕课,面向全球开课,在线点击量达2万余次;收编100余个案例,建立高技能型人才创业案例库。
与此同时,学校制定《创新创业活动学分转换与认定办法》等10余项制度,规范学生教学管理、优化学分转换、实施弹性学制、建立档案等,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学校还实施创新创业专任教师校内教学和企业挂职锻炼“双元”培养计划,形成了50多人组成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打造常态化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实践平台的规范化建设必不可少。学校着力打造并规范管理“一空间四平台”(“一空间”,即重工创新创业园、临空梦飞翔·众创工场、重工创业孵化基地,“四平台”,即应用技术研发创新平台、校企合作技术服务创新平台、实习实训技能提升平台和创业项目孵化平台),形成“平台+项目+团队”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近3年,依托平台承接了技术服务项目140余项,参与师生达到3万多人次,学校“智能快递创新创业团队”获得市科委30万元资金支持。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也形成常态化、规模化,成立“创客联盟”等学生社团,开展“311”创业训练营,举办创业讲座、沙龙等活动,实现创新创业孵化园入驻企业成功孵化率逐年递增。李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