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  农商文旅融合 打造“中国特色旅游名镇”
第018版:同心追梦奔小康·铜梁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居 农商文旅融合 打造“中国特色旅游名镇”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5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建设“一心两带三片N基地百果园”
安居 农商文旅融合 打造“中国特色旅游名镇”

    如诗如画的安居美景 摄/唐新民

    杨乐村杨乐坝蔬菜基地

    象山村花海

    安居古城民俗活动龙舞 摄/陈霞

    古城花香 摄/何德联

  今年“五一”期间,虽然实施了限流,但安居古城客流量却依旧充足。原因之一,就是游客畅游安居有了更多选择。游客们可以在游完安居古城后,到湿地公园欣赏风景长见识,抑或走进乡村特色果园,品一品新鲜枇杷和农家美味。总之,现在的安居绝对能让游客不虚此行。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铜梁安居镇大力推动的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安居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安居镇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铜梁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国际大都市后花园的目标定位,加快建设“一心两带三片N基地百果园”,农商文旅融合发展让全域旅游渐成现实,为安居镇打造“中国特色旅游名镇”、全面唱响“原乡风情·大美铜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昂起安居古城“龙头” 创国家5A级景区

  安居镇位于铜梁区北部,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有市、区级文物197处,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龙舞”的发源地,宗祠会馆众多,“安居八景”“九宫十八庙”声名远播。其内的安居古城距今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是一座集宏大明清建筑规模、厚重文化底蕴、优美自然山水于一体的千年古城,也是铜梁旅游发展的一张名片。

  “安居古城是安居镇最核心的文旅资源,打好这张牌,对安居推动全域旅游,实现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中国特色旅游名镇’至关重要。”安居镇党委书记张正全介绍,这些年来,对于安居古城的发展,安居镇始终不遗余力。

  目前,安居古城景区已陆续恢复了火神庙街、西街、兴隆街、油坊街、小南街、十字街、顺城街等主要街区,恢复了妈祖庙、湖广会馆、帝主宫、元天宫、药王庙、城隍庙、下紫云宫、东岳庙、文峰塔等“九宫十八庙”大部分文物景观;完成了玉皇楼、八柱牌坊、观景亭、吴鸿恩纪念馆、国学馆、邱少云面馆、刘伯承秘密居住遗址、风物集市、翰林书画院的修复,形成了3.2平方公里的老城景区。

  “现今,我们正在推进一大批项目的建设,以进一步完善安居古城的各种功能,为创建国家5A景区打基础。”张正全介绍,在游客中心旁,安居镇正在实施游乐场、黄埔军校纪念馆、美食一条街、火锅一条街、龙舞非遗文化演艺场、冠子山道医民宿度假区6个项目,除冠子山道医民宿度假区外其它5个项目预计今年底前可全部建成并对外开放。在古城内,安居镇投入1.8亿元,对书香文化街、文庙县衙等文物进行修复,以恢复其原有状况,预计明年底就能建成开放。

  在安居古城入口处,正在推进安居古城情景水街项目的建设。该项目起于安居古城农民新村,止于安居古城乌木溪乌木桥,全长约1.7公里,规划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元。

  主要由5大街区组成,分别是民宿街、创意街、酒吧街、文化街、古城街。每个街区根据地段、水域等因素设置不同的业态功能,结合各业态功能布置旅游广场、小品、景观等,增添旅游趣味性,其建成后,将为安居古城再添一景。

  除了硬件上的完善,在软件上,安居也不断完善充实各类业态。除了县令出巡等常规活动外,不断更新舞台、茶馆等演出剧目,引入了何代科书场、刘雪庵音乐馆等,并在古城外的涪江水面上,引入水上飞人、快船、画舫、亲子船、水上自行车、水上城堡等各类游乐设施,让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到了安居古城都能玩得尽兴。

  下一步,安居镇将加快创建安居古城5A级景区的步伐,更加注重保护文态、丰富业态、呵护生态,加快推进情景水街等一批重点项目,保护提升安居古城,打造让游客沉浸感知、流连忘返的乡愁寻根之旅,绘就天人合一“涪江山居图”。

  打造“百果园” 加速全域旅游发展

  安居镇地处涪江和琼江交汇的南岸,以丘陵地貌为主,距离铜梁城区17公里,国道319线、省道416线穿境而过,是大足石刻、合川钓鱼城、潼南杨氏故居等主城都市区旅游环线的中心节点,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优越,发展全域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为此,我们结合自身的产业布局,谋划了两带建设,即沿涪江蔬菜产业带、416省道特色水果产业带。”张正全介绍,安居是铜梁乃至重庆的重要蔬菜保供基地,常年蔬菜种植面积2万余亩。因此,安居镇谋划建设沿涪江蔬菜产业带,在现有蔬菜种植基地的基础上,着力推动多个蔬菜基地的提档升级,加快蔬菜采摘、农耕体验、亲子游等业态的发展。

  同时,围绕横贯安居镇东西的省道416线,安居镇谋划了特色水果产业带的建设,积极建设“百果园”,通过引导安居古城的人流,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而且在百果园的打造上,安居镇并不一味追求规模,而在精致上做文章。

  近日,在距离安居古城不远的龙泉村,一个占地100余亩的枇杷园外,排满了前来采摘枇杷的游客车辆。

  作为安居镇引入业主先期打造的“百果园”之一,“枇杷园”经过多年的看护,如今盛产个大甜美的优质五星枇杷,其产出的枇杷一到收获季节,就引来大批采摘的市民。“这里的枇杷很好吃,我们家已经是连续两年来这里采摘枇杷了。”市民张先生说。

  为了更好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发展,安居镇还投入资金,对枇杷园周边农房进行整体打造,栽种了10多万株木春菊等花卉苗木,使枇杷园周边形成了一个精致的小景区,一年四季有花,市民来此,可尽享乡村休闲赏花采摘乐趣,推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

  这还仅是安居镇“百果园”的一角。截至目前,安居镇已结合集体经济发展,在13个村陆续建起了优质柑橘、枇杷、柚子、樱桃、草莓、花卉、小龙虾、蜜蜂等众多种植养殖园,总规模达到了3000多亩,使乡村特色游在安居镇形成了“遍地开花”之势。

  “下一步,安居镇将进一步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和产业发展,进一步美化环境,把田园变花园、果园变乐园、农区变景区,努力把安居打造成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张正全说。

  建好示范点 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

  以安居古城为引领,以“百果园”、蔬菜基地为依托,目前,安居镇全域旅游发展势头喜人,但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一二三产融合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为了进一步加快“中国特色旅游名镇”的建设步伐,安居镇决定整体打造杨乐村、象山村两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发挥示范点带动作用,推动乡村旅游的全面提档升级。

  两个示范点依据自身不同的资源禀赋条件,各有特色。杨乐村总面积3000余亩,涪江穿境而过,距安居古城仅1.5公里,产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善,现有杨乐坝蔬菜基地1000余亩,艾草种植基地400余亩。

  在示范点的打造中,安居镇按照做景区的办法来做农区,推进景区、农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一体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发展,着力打造错落有致、花果飘香、四季有景的涪江山居图。

  目前,安居镇正抓紧筹集资金1000万元,拟编订杨乐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发展规划,对200余户农房进行整治和涪江沿岸、农屋房前屋后、公路沿线等进行美化绿化,修建约2公里4.5米宽草油路面观光道路,增设太阳能市外照明设施176个。

  同时,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发展乡村旅游,引进华夏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村集体经济合作打造涪江沙滩旅游露营基地和精品民宿。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露营基地紧邻重庆铜梁安居国家湿地公园,由一条滨江路与安居古城相连,整个露营基地包括房车区、帐篷篝火区、儿童娱乐区等,还正在打造5条S型的彩色林道,栽种银杏、红枫、樱花等彩叶树种,未来有望成为又一著名打卡点。

  王静 刘廷 图片除署名外由铜梁区安居镇政府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