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其中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根据国家减灾委员会总体安排部署,我市紧紧围绕“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主题,及时制定了全市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期间的工作方案,并对近期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了详细安排部署。
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和市应急局4月份专门下发通知,提前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突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主题,认真组织开展好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行动、精心组织推进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主题宣传内容广泛。今年的防灾减灾日活动宣传工作既面临着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也面临着严峻的高温汛期带给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巨大压力。各区县、各部门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着重在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普及全民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技能上狠下功夫;通过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通过广泛发动群众,整合社会资源,统筹各方力量,深入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通过不断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群众身边的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主题宣传丰富多彩。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我市“5.12”防灾减灾日各项宣传活动,积极创新思维、拓展空间、注重实效,在网络云宣传、线下精准宣传、社会氛围营造三个方面狠下功夫。
市级层面主要开展“八个一”主体活动:召开一场新发布会;组织一次媒体进基层、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一线集中采访活动;发布了一部以真人写实的方式,展示来自基层的森林护林员、地灾监测员、水灾监测员、网格员以及救援志愿者的日常工作的公益片;发布一张全市统一设计“5.12”公益宣传海报,该海报结合疫情防控取得的经验,突出筑牢人民防线的主题。市级重点在主城各主干道、轨道沿线布设公益宣传点。各区县、各部门重点在各车站码头、商场宾馆、工厂社区开展公益宣传,大力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开办一系列“防灾减灾云课堂”,为减少线下宣传造成人员聚集,市应急局邀请专家讲授,结合群众常见的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精心制作了5部“防灾减灾云课堂”视频,在重庆应急发布、重庆应急局官方抖音发布,群众利用手机随时可以学习;开通一辆“防灾减灾宣传专列”,与重庆轨道集团合作,在轨道交通6号线开通了一辆“防灾减灾宣传专列”;开展一次微信安全知识答题活动,市应急局联合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市科技馆开展“步步为营”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科谱知识答题活动;组织一系列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演练,结合当前自然灾害防控主要风险,市、区县、街镇、企业组织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演练,进一步做好基层灾害应对能力。
各区县、市级有关部门根据区域和行业特点,在市级统筹安排的宣传活动基础上,开展街道设点咨询、志愿者入户宣传、组织在线访谈、开放应急科普基地、网络答题、赠送宣传书籍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宣传教育活动,线上宣传为主、线下活动辅助,进一步拓展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途径。苏崇生
区县动态 》》
南岸 三项活动开展防灾减灾宣传
近日,南岸区在全国第12个“防灾减灾日”期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一方面,开展新闻媒体宣传活动。5月9日至15日在《南岸报》、南岸电视台专题栏目、重点时段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和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报道全区各部门、各镇街开展防灾减灾活动情况;另一方面,开展法律法规知识集中宣传活动。由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区级相关部门在南坪商圈步行街开展街头集中宣传活动,集中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防洪法》、《森林防火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并发放相关宣传资料,接受现场群众咨询;其次,开展防灾减灾知识“七进”活动。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等活动,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制作张贴宣传标语和板报、入户宣传等形式,广泛普及了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知识。
北碚 积极推进应急能力建设
为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北碚区从4月下旬开始,积极推进应急能力建设,扎实开展防灾减灾活动。
按照市减灾委关于加快推进区县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要求,北碚区政府第103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决定组建区、街镇、村社区三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经充分准备,北碚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于5月8日揭牌授旗、正式成立。该综合应急救援队由区应急局直接建设、直接管理、直接指挥,主要承担全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洪涝灾害等抢险救援和相关保障任务,以及协助做好其它突发事件的救援工作。现有队员总数30人,按两个分队建制,分别驻扎在静观镇、金刀峡镇,每周组织开展一次涵盖体能提升、技能讲解、装备使用等方面的应急训练。每年不定期开展消防火灾、防汛抗旱、森林消防、防震减灾、现场救援等各种类型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同时,加大地址灾害整治,投资700多万元用于北碚左家湾至周家岩库岸治理,以及建设北碚区重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澄江镇马家坨滑坡监测点。全区在“5·12”防灾减灾日,开展了国内首个安全应急方舱体验等多项活动向群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火灾、地灾、洪涝、地震、雷电等各类自然灾害的自救互救技能及方法。
沙坪坝 防灾减灾线上线下联动宣传
沙坪坝区紧紧围绕“防灾减灾日”主题,多举措扎实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一是创新方式,线上线下融合。全区在改进传统宣传方式的同时,加大线上宣传投入,实现“线下+线上”融合联动。线下部分,张贴海报、悬挂标语、制作展板、楼宇电视和户外显示屏滚动播出时间68小时;企业、社区等基层单位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培训、科普讲座、图片展览期;全区所有中小学开展防灾减灾主题班课;倡导广大家庭开展“四个一”活动。线上部分,区政府与重庆日报新媒体合作开发了网络有奖答题小程序,现已有3万余人次参与了答题活动。二是整合资源,四方联动参与。5.12防灾减灾宣传日当天,除22个镇街同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之外,区政府组织了15个区级部门,邀请了气象协会、医学会等社会力量,开展答疑、义诊义演、逃生演习和科技助安等活动。三是加强演练,做好应急准备。在防灾减灾宣传周,先后开展了森林灭火、防汛抗旱、地质灾害等区级综合演练,并组织区级相关部门和镇街,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因地制宜开展应急演练。四是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并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整改。
涪陵 务实开展公众防灾减灾宣传
涪陵区从布点网格化、宣传多样化、内容真实化等方面,务实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宣传布点网格化。对照宣传活动主题,全区把减灾防灾救灾宣传的重心放到了社区,要求城区街道以社区为单位、农村乡镇以村或社为单位,由单位负责人牵头,应急干部或综治干部负责,组织辖区物业公司员工、青年志愿者开展5.12集中设点宣传;宣传方式多样化。为了让社会公众随时随地耳濡目染灾害防治知识,涪陵区充分利用传统纸媒、有线电视、无线广播和村村通大喇叭,通过开辟专栏,设置专题等方式定期投放防灾知识。同时,联合邮政集团村社投递网点和村镇储蓄点,召开特色院坝会,宣讲防灾知识;宣传内容实用化。涪陵区今年的减灾防灾宣传紧紧围绕“知风险、会防范、能逃生”目标,突出“管用、实用、有用”原则:第一注重风险分析,突出风险针对性;第二依照灾害种类,制定应对方案;第三,以灾害种类为前提,针对性开展社区居民防灾宣传和培训,教群众如何防范,如何使用必备的逃生救援设备,在灾害来临时紧急避让逃生。
合川 全面启动防灾减灾宣传
5月9日,合川区减灾委、区应急局、区科技局联合在人民广场举办了2020年防灾减灾主题展板宣传,拉开了2020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合川区宣传周各项活动序幕。
一是加强公益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区应急局联合市地震局、区科技局在盐井街道开展防灾减灾日防震减灾专题宣传活动。二是各镇街统筹应急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应急避险活动。重点在草街街道、盐井街道举行今年全区应急体系建设现场会,开展针对突发应急事故,科学规划应急逃生路线至应急避难场所;科学调度镇街、村(社)两级应急物资仓库、建设和快速集结镇街综合应急队伍等的应急能力检阅活动。三是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宣传效果。在发放资料、悬挂主题横幅、张贴主题海报等传统宣传的基础上,开辟公益短信、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宣传,并开展网上防灾减灾有奖知识答题活动。四是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救灾活动。五是开展灾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开展城乡社区、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机构、建筑工地、火车站、城镇燃气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的隐患排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督促整改,筑牢防灾减灾防线。
石柱 线上线下齐抓“5.12”宣传
近日,石柱县疫情防控与防灾减灾宣传两不误,多渠道、多角度开展“5.12”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一是线上宣传全覆盖。通过石柱县电视台播放专题片及拉底字幕、石柱网横幅字幕、县自然灾害预警中心及县应急局微博短信提醒等方式,累计接收人群已达10万人,引导城乡居民参加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知识线上竞赛,内容覆盖地质灾害、森林防火、消防安全等防灾减灾知识。二是线下宣传形式多样。超市、社区、广场、车站、码头、楼栋、企事业单位、交通要道累计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海报1000余份、横幅标语500余幅,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培训33场1200人次,县域内各LED屏幕全部参与播放防灾减灾宣传视频片达230个,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小分队、各级政务服务门口等同步发放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资料5000余份。三是开辟多个专栏开展新闻宣传。石柱电视台及石柱网将开设专栏、《石柱应急管理》报将专报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
文志唯 梁勇 陈克男 张瑞桐 张川 谭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