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上”彰显人性光辉把大健康产业打造成重要支柱产业重庆如何建成全国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建设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 大力促进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重庆市反馈督察情况“疫情防控中的生命权保障”国际研讨会在西南政法大学召开坚定有为推进主城都市区高质量发展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十八般武艺”促脱贫
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生命至上”彰显人性光辉
把大健康产业打造成重要支柱产业
重庆如何建成全国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
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建设
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 大力促进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重庆市反馈督察情况
“疫情防控中的生命权保障”国际研讨会在西南政法大学召开
坚定有为推进主城都市区高质量发展
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十八般武艺”促脱贫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5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伸阅读

重庆如何建成全国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读《行动计划》
本报记者 向菊梅

  日前出台的《重庆市促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提出,到2025年,重庆将基本建成全国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如何实现目标?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分析指出,《行动计划》围绕构建创新引领、产业集聚、链条完整、业态丰富、产品多样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新格局,以推动“医+药+养+健+管”五位一体化发展为路径,提出4大任务、20项重点工作和30条配套政策措施,并逐项列明责任部门分工。

  该负责人称,具体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突出创新驱动,加快促进技术创新、医疗创新、业态创新,努力打造国家医学名城。加快创建国内外知名一流医科大学,研究组建重庆中医科大学,打造一批国内领先的优势重点学科和一流专业;实施大健康产业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建设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积极建设生物医药特色的环大学创新生态圈,打造一批高水平研发成果转化平台。

  二是突出服务促动,大力提升品牌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努力打造西部医疗高地。积极打造西部医学中心和西部国际医疗城,建设一批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培育一批具有高水平国际化服务能力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医疗服务品牌;构建“1+3+X”的公共卫生应急项目体系;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试点5G远程医疗专网。

  三是突出集聚带动,积极推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协调共进,努力打造国家重要医药基地。依托两江新区水土产业园、重庆高新区医药产业孵化基地、巴南区国际生物城,打造西部重要生物药物产业基地;积极创建国家级特色原料药基地,建设国家小品种药(短缺药)生产基地;培育开发一批特色中医药产业园和“渝字号”特色中药材品种,争取建设中国西部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以创新产品孵化为特色的医疗器械及耗材产业基地;打造国际医药供应链枢纽城市。

  四是突出融合联动,建立健全互融、互动、互促的“健康+”产业新体系,努力打造国际知名康养胜地。着力打造提升一批国家级健康旅游示范区、康养旅游聚集区和特色康养小镇,努力建成四季皆宜的国际一流养生旅游胜地;培育壮大一批医养结合机构和健康养老基地;策划及承办一批体育旅游精品路线和体育赛事,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水平健康食品基地。

  五是突出政策撬动,充分发挥集成效应、叠加效应、共振效应,努力打造政策“洼地”。同步配套制定《重庆市促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重点围绕医学创新、医疗改革、医药发展、医养结合等领域,突出财税、金融、用地、人才等要素保障,从支持医学科技创新、深化医疗机构改革、发展医药产业、强化医养融合、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制定形成30条政策措施,以有效保障《行动计划》落地实施。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