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条“路” 城口红军村蝶变旅游村脱贫攻坚要下硬功夫“群众到底脱没脱贫,到家里看看最清楚!”
第005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上一版 下一版 
打造三条“路” 城口红军村蝶变旅游村
脱贫攻坚要下硬功夫
“群众到底脱没脱贫,到家里看看最清楚!”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5 月 0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报时论

脱贫攻坚要下硬功夫

杨蔓璐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重庆脱贫攻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滚石上山的关键时刻,到了决战决胜的冲刺阶段,然而受疫情影响,各地剩余的贫中贫、困中困,攻克起来难度更大、担子更重。要啃下最后的这些“硬骨头”,就必须要盯紧目标任务,把握时限要求,抓好工作落实,在各方面下足硬功夫,以真招实干拼时效、抢进度、固成绩,确保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下足硬功夫,要坚决防止厌战情绪和麻痹思想。当前,在扶贫干部中就出现了一些缺乏责任心、主动性、战斗力的案例,值得警惕。如有的因扶贫产业收益受疫情影响而心生挫败感,在工作中消极懈怠,得过且过;有的因帮扶对象已全部脱贫,就认为自己可以“功成身退”,从而敷衍应付;还有的以疫情影响为借口逃避责任,一味地坐等拨款或上级帮扶;有的不愿吃苦下硬功夫,各种工作总是停留在表面上……须知,行百里者半九十。因而,越是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越是要从严从细从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扶贫工作,越是要在点点滴滴的细节处下足硬功夫,决不能因一时的麻痹松劲,而堤溃蚁穴、气泄针芒。

  下足硬功夫,就要拿出真招实招,不能虚头巴脑。一方面,要拿出“决战”的魄力,集中力量攻克最后堡垒,坚持靶向施策、长短结合,注重实际效果,坚决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另一方面,要做好“决战”的保障,不断加大资金、人力等各方面资源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在财政资金吃紧的情况下,要舍得投入真金白银,舍得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同时,要坚决防范形式主义等不实作风,不能只重面子不重里子,而是要不求显功但求实绩。只有拿出切实举措,统筹抓好各类问题整改,才能有效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

  下足硬功夫,还要建立“只有过得硬,才能过得去”的监督保障机制。这需要不断强化细化贫困户脱贫认定标准,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并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逐步致富,确保重庆脱贫工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