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此外,18个深度贫困乡镇还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健全村规民约,设立乡贤讲理堂、成立道德评议会、组建村民议事会等,着力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种种扎实到位的措施,让18个深度贫困乡镇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农村产业结构、扶贫政策和扶贫机制落地见效、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等4个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石柱中益乡盐井村,贫困户谭文良在扶贫资金补贴下,养殖起了五十群蜜蜂,仅此一项收益就达到八九万。“路通了,水有了,电改了,网络也有了,环境变好了。”奉节县平安乡文昌村村民方银奎说,“过去出行、用水都很不方便,现在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山泉水接进了屋。”
市扶贫办负责人表示,尽管深度贫困乡镇的落后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已有了较大改善,但扶贫难度依然相当大。接下来,我市将加快改善深度贫困地区交通、饮水、电网、基本农田等发展条件,着眼大力培育长效扶贫产业,进一步健全群众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动“三变”改革,统筹财力向脱贫任务较重的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保持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状态,统筹抓好“战疫”和“战贫”,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