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总工会 众志成城战疫情 全力以赴促复产
第015版:劳动筑梦·榜样同行
上一版 下一版 
市总工会 众志成城战疫情 全力以赴促复产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4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 有条不紊 有序推进
市总工会 众志成城战疫情 全力以赴促复产

    大唐重庆分公司基层单位工会开展春检工作职工巡视

    市总工会为因公牺牲的民警潘继明追授“重庆五一劳动奖章”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重庆各级工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履职尽责助力疫情防控,全力以赴推动复工复产,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中发挥积极作用。

  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工会共筹集资金5612.1305万元(市级资金1586.9527万元、其他各级资金4025.1778万元);定向捐赠84消毒液12.5吨,支援湖北孝感;为市环卫局工会协调解决10吨84消毒液,用于主城一线环卫工作的防护;市总工会党员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捐款86474元,市总工会扶贫集团成员单位紧急协调、购买一批紧缺物资对口帮扶酉阳县浪坪乡,做好“战疫”“战贫”两不误。

  加强组织领导

  狠抓疫情防控

  市总工会党组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先后组织召开党组会议10次、党组专题会议4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10次,传达学习中央、市委和全总有关疫情防控通知精神,认真研究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落到实处。

  疫情发生后,市总工会及时成立了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县总工会也相应成立组织领导机构,确保层层压实责任、层层落实工作,做到科学防控、科学组织、科学指挥。

  为给广大职工提供坚强的后勤保障,市总工会及时研究制定《重庆市总工会关于做好关心坚守防疫抗病岗位一线职工工作的通知》,第一时间动员全市工会筹集疫情防控专项资金,慰问抗疫一线职工。

  2月16日,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丰文派出所民警、51岁的潘继明带领辅警在辖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时突发疾病逝世。为弘扬抗疫英模精神,2月19日,市总工会决定按照相关要求追授潘继明“重庆五一劳动奖章”。

  体现以为人本

  维护职工权益

  全市各级工会始终高度关注疫情期间广大职工的工作诉求、生活需求以及思想动态,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确保工会维权热线24小时专人值守,全天候、全方位接听职工来电来访。并有针对性地做好职工解疑释惑、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加强企业职工队伍稳定情况排查,做好政策解读、稳控情绪、增强信心等工作,及时发现苗头、及时处理问题,坚决避免职工群体性事件发生。通过线上和线下共同服务的方式,为2778家企业提供法律服务4206次,为47984名职工提供法律服务5645次,其中涉及农民工13837人,生产一线职工21082人,新业态从业人员1206人。共调解劳动争议案件62件,涉及金额340万元,其中因疫情产生的劳动争议11件,涉及金额21万元。

  市总工会努力改善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帮助解决职工实际困难,特别是加大对患病或被隔离职工以及生活困难职工的关注力度,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做好筛查摸底、帮扶服务和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等具体工作。制定并下发《关于开展疫情防控期间建档困难职工特殊困难生活救助的通知》,按照1000元/户的标准,对我市2772户全国级建档困难职工和247户市级建档困难职工开展救助,共计301.9万元。印发《重庆市基层工会临时救助暂行办法》,对职工本人或家庭成员因突发事件、意外伤害等情况,分6个档次进行救助。

  针对目前企业有序组织复工复产的实际,市总工会督促企业落实“两个严格”要求,即:严格落实防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职工健康管理制度;严格对照防控达标要求,为职工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和设施,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和工作场所安全。

  发挥制度优势

  助力复工复产

  市总工会充分发挥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成员单位的作用,积极加强与市人社局、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市工商联协调,及时启动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应急机制,先后下发《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致全市企业及职工们的倡议书》《疫情防控期间企业集体协商工作指南》,积极营造关心关爱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双维护”职能职责,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到既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又维护企业的正当权益;广泛宣传、大力倡导“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有序发展生产是企业和职工的共同责任”理念。市总工会通过对小微企业暂缓征收工会经费和工会筹备金,对民营企业设立职工互帮互助互济资金(池)进行补助,对新建工会组织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给予工作启动经费补助等“十条措施”支持实体经济企业健康发展。

  在疫情期间,市总工会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组织志愿律师编写《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领域维权内部指南》,及时帮助企业和职工解决问题、缓解矛盾;发出《重庆市总工会“千名律师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倡议书》,号召全市工会法律工作者和志愿律师关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协助企业合法有序复工达产;督促企业完善内部协商民主机制,畅通与职工对话渠道,营造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的良好氛围。

  改变帮扶方式

  开展就业解困

  为进一步深化困难职工家庭解困脱困工作,拓展帮扶方式和帮扶渠道,变“资金输血”为“就业造血”,帮助困难职工家庭实现就业增收,同时降低疫情对困难职工子女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统筹解决疫情防控和精准帮扶大难题,重庆市总工会日前出台了《重庆市总工会关于为建档困难职工家庭提供或者购买过渡性工作岗位的暂行管理办法》。

  《办法》决定在全市范围内为建档困难职工家庭提供或者购买过渡性工作岗位,过渡性工作岗位的工作年限为两年(从签订劳动合同之日起计算)。各区县总工会及市级产业工会具体负责提供或者购买过渡性工作岗位。各区县总工会可在各级工会提供或者购买过渡性工作岗位,也可直接向社会购买过渡性工作岗位。各市级产业工会负责与基层企业工会会同落实,本着就近原则在基层企业购买过渡性工作岗位。

  《办法》规定,各区县总工会及市级产业工会提供或者购买的过渡性工作岗位,其就业人员的薪酬(包括社会保险费和实发工资)由市总工会全额承担,薪酬标准为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后实发工资为2500元/月/人。《办法》还对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及比例作了规定。据悉,2020年第一轮过渡性工作岗位申请已正式启动,截止时间为2020年6月30日。

  除了提供或者购买过渡性工作岗位外,市总工会还将全面发力,多举措推进工会就业服务工作开展。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全国级建档困难职工子女“助学成才”社会实践支助活动,帮助贫困区县建档困难职工家庭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社会实践、提高就业能力;二是继续推进家政培训提升行动,对工会家政培训工作给予资金补助,帮助职工提升职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三是积极参与全总就业服务微信公众号“工会就业服务号”的网上招聘工作,为求职者提供更多招聘信息,增加就业机会。

  搞好组织引导

  倡导建功立业

  市总工会切实加强职工思想引领,引导全市广大职工秉持工人阶级主人翁态度,与企业经营者共同应对疫情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大力宣传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高尚职业道德、崇高的思想品质和伟大的牺牲精神,生动讲述抗疫一线职工最美“逆行者”身上的感人事迹,激发广大职工的奉献和敬业精神,以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助推做好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工作。截至目前,全市通过市总工会职工服务网、渝工娘家人微信公众号等融媒体工作平台共计推送疫情防控相关信息2200余篇;在人民网重庆频道、新华网重庆频道、工人日报等媒体推送发布的相关新闻报道66篇;创作了《风雨过后是晴天》音乐作品,从精神上鼓舞全市广大职工的抗疫士气。

  全市各级工会积极调动职工劳动热情,动员相关应急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的企业职工全力抓好生产,保障产品供应;动员医疗卫生战线职工在医疗救护、科研攻关、基础预防等岗位发挥关键作用;动员交通、通信、物流、服务保障等疫情防控一线的职工立足岗位,确保供水、供电、供气和交通运转有序,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全力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运行。

  同时,市总工会还加强先进典型培养塑造和舆论氛围营造工作,运用工会的宣传和舆论阵地,采取多种形式,重点宣传报道在抗击疫情一线、企业复工复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先进典型,积极营造共同负责、共同防疫的良好社会氛围。编发的“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抗疫一线职工风采录”系列综合报道得到基层工会的一致好评,共编发20期,宣传报道近85个典型事迹。

  潘锋 马定洲 张伟 图片由市总工会提供

  文件摘登》》

  做好防治工作一线职工自身防护

  各级工会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疾控中心、医院对参加防治工作的一线职工,做好充分的防护,配齐必要的防护用品,工作场所要符合防感染的要求并定时消毒,根据需要可为职工提供增强机体免疫力的药物。

  ——《重庆市总工会关于做好关心坚守防疫抗病岗位一线职工工作的通知》(2020年1月22日)

  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动态监测

  重点关注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的困难职工,以及因病、因残致困和脱困不稳定、属于困难边缘户的职工家庭,强化“一对一”帮扶责任、精准实施帮扶措施,切实减少致贫返贫。协助做好困难职工就业务工相关工作,全面摸底收集困难劳动力就业、培训意向,积极匹配企业复工用工需求,配合地方政府“分批有序错峰”组织困难劳动力务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发疫情防控临时性公益特岗,安排因疫情暂时不能外出务工的困难劳动力就近就业,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企业开工复产中的防护物资保障、税费减免和财政补助等问题,确保有序恢复生产经营。

  ——《重庆市总工会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通知》(2020年2月18日)

  发挥三方作用 加大服务力度

  全市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成员单位要建立健全特殊时期重大问题的沟通协调制度,积极参与制定和协助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稳定就业形势,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工会志愿律师等专业队伍作用,深入企业加强指导服务,积极组织协助企业实现复工复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代表组织要积极了解和反映企业特别是非公中小企业的诉求和建议,加强对困难企业的指导,协调落实救助和纾困政策,为企业排忧解难。人社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开展集体合同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认真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审查工作,方便企业送审集体合同。

  ——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市工商业联合会《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全市企业集体协商工作的通知》(2020年3月6日)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