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四山”变身“城市绿肺、市民花园”设立155块林长公示牌
第004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上一版 下一版 
主城“四山”变身“城市绿肺、市民花园”
设立155块林长公示牌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4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关新闻
铜锣山
设立155块林长公示牌

  本报讯 (记者 廖雪梅)重庆日报记者4月26日从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我市加快推进铜锣山保护提升及林长制试点工作,截至目前,铜锣山区域已设立155块林长公示牌。

  市城市管理局人士介绍,铜锣山林长制试点工作涉及江北、南岸、渝北、巴南、江津共5个区。去年,上述5区立足自身实际,建立区、镇街、村(社区)三级林长制工作体系,设置区级林长办公室,制定区级林长制工作制度,启动林长公示牌设立等工作,各区试点亮点纷呈。

  江北区结合拆违整治工作,开展生态修复和绿化恢复7000平方米,改善林相(即森林的外形,林木价值较高,生长旺盛,称为林相优良,反之则称为林相不良),促进生态区森林数量和质量提升。

  南岸区全覆盖摸清铜锣山南山区域农村集体土地上所有建(构)筑物情况,形成数据库。此外,该区全面摸清南山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并分类建档,强力整治江岸景观“蓝屋顶”,推进违建别墅专项整治,成效明显。

  渝北区开展铜锣山—铜锣峡片区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已完成31个塌陷坑治理,平整面积共961.73平方米。

  巴南区在整治各种破坏生态问题的基础上,优先规划建设一批山地景观景点,开展红炉矿坑治理修复,结合乡村产业发展和生态旅游等,采取综合手段进行整治。

  江津区在三级林长制的工作体系基础上,将试点工作进一步落实到各社(组),形成区、镇街、村(社区)、社组四级林长责任体系。

  市城市管理局表示,今年将继续加强铜锣山林长办公室与市级林长办公室、区级林长办公室、其他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形成上下联动,纵横沟通的机制,进一步推动铜锣山林长制试点工作。各试点区通过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促进生态系统的有效修复;通过科学合理的增植色叶彩叶植物,优化林相结构,让铜锣山拥有更为丰富的色彩,实现自然环境和城市风貌和谐相融。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