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我市应急系统基层女职工积极投入到战“疫”队伍中,广大女职工不让须眉,坚守工作岗位,勇担社会责任,带头扛起最危险、最艰巨的任务,用女职工特有的刚毅与柔软书写战“疫”中的巾帼故事,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立足本职
积极作为战疫情
现就职于渝中区应急局应急协调科的主任科员王芮,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她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
实干为先,深入抗疫一线。正月初三,王芮准备回老家扫墓,但接到下社区入户排查和宣传的任务后,便义不容辞投入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大坪街道马家堡社区是她的工作阵地,网格员是她的新身份,口罩是她的防护装备,挨家挨户敲门询问外出情况并做好登记是她的工作内容,“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是她对社区居民的叮嘱。为了能多跑几户,有时连水都顾不上喝,敲肿的手指和每天上万的步数是对她工作的写照。
通过走访调查,王芮了解到一线防疫的急需之处,积极联系社会应急救援力量驰援一线,协调购买喷雾器和消毒剂,为各街道社区进行多轮背街小巷消杀及协助开展防疫宣传等工作。
疫情期间,面对海量的信息,她坚持每天定时整理疫情相关数据,对比全区、全市、全国的疫情走势,结合官方信息,给予科学理性的判断。坚持不信谣不传谣,以谨慎的态度回应身边人的关切,尽最大努力帮助减少周围的恐慌情绪,传播正能量。
她深入挖掘身边事,记录本局骨干力量赴基层搭建帐篷以及社会应急力量协助街道社区的感人故事,并及时报道出去,为抗击疫情树立信心。作为一名基层党员,王芮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知实际,心系群众、服务群众,尽心尽职做好每一项工作,为抗击疫情尽好自己的一份力。
主动请缨
应急巾帼显担当
沙坪坝区应急局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韩杰,在新冠疫情发生时毫不犹豫主动请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这是她的请战誓词。
每天往返40余公里,早上8点不到就出门,晚上8点过后才回家,超过12小时连轴转且周末无休,2月至3月韩杰连续工作近40天,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沙坪坝区井口公租房小区。在值守过程中,韩杰需要负责分类处理返程人员、入户发放各类资料、满足隔离人员需求、检查居民出入情况、办理各类出入卡、核发恢复供水通知等工作。面对502户上千居民,她每天接触不少于200人,高强度的工作和高密集接触也意味高感染风险。她说:“明白自己的危险,可更明白共产党员的责任,虽然对家庭疏于照顾,但我所做的一切最大程度确保群众安全。”
因疫情防控需要,居民的出行有了诸多限制,有些人不理解、不配合,需要反复的解释、说明,这就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和细心,韩杰充分发挥了女同志细心、耐心的特点,一次次、一遍遍,不厌其烦,用微笑和耐心来化解矛盾。值守期间她的脚步丈量了每一层每一户,帮助独居老人修理手机联系子女、陪同新手爸爸到社区医院为新生儿接种疫苗……一件件小事换来居民的认可。除此之外,她还主动联系公租房对口就读的阳光家园小学、二塘中学和六十四中的校长,请他们发动学生对家人进行宣传教育,取得显著效果。
用行动践行共产党员初心使命,用行动书写应急人责任担当,用行动彰显巾帼英雄本色!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韩杰无愧为应急系统最美巾帼逆行者!
深入一线
争当巾帼志愿者
九龙坡区应急局执法支队的王颖,在疫情防控最艰难的时刻,她舍小家顾大家,主动请缨到疫情防控社区支援,成为一名志愿者。
在社区,她每天协助物管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对进出小区人员开展体温检测、向小区业主发放防疫宣传资料,入户排查,巡查小区内是否有人员聚集活动……她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负责的工作态度,认真做好每件小事。同时,她还不忘自己是一名执法人员,主动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对辖区内的企业进行复工复产相关要求的宣传。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休息日,经常累得腰酸背痛,手酸腿痛,她的工作得到了九龙镇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
支援完社区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后,她一直坚守在执法的第一线,她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执法人员,到企业一线,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指导企业安全生产,督促企业搞好疫情防控是我们应急执法人员的职责所在,我们必须要把这项工作不折不扣的做好。”面对疫情,多一份外出就多一份感染的风险,她主动放弃了休息,把轮休机会让给了别人,每天都奔走企业,督促企业整改隐患,帮助企业有序安全复工复产。
老父亲一个人在老家身体不好,小孩子居家上小学顾不上,这些都没阻止她参加防控阻击战工作的脚步,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基层女党员的担当与风采。
主动担当
把好疫情防护门
大足区应急局党委办公室主任陆美萍,原本已在去年底结束了在季家镇花桥村担任挂职第一书记的任务。面对疫情,心系花桥村3051人的安全,她主动请缨再次来到花桥村与村支两委的干部一起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每天天还没有亮,她就急匆匆地坐车往花桥村赶,一小时的车程,必须要赶在群众前面,到卡点逐一登记过往车辆和人员,协助医护人员测量体温。卡点防护用品只有口罩和酒精,她就托朋友买来了一次性手套,分发给大家,遇到个别群众确实没有口罩的,她将自己节省下来的口罩送给他们。卡点条件有限,一天下来,大家累了只能就地坐一会,她及时协调,在每个卡点增设了应急值守帐篷。
为时刻了解本村外地返回人员的情况,她不顾危险与村干部一起,开展地毯式、全覆盖的排摸核查工作,全力做好重点人群排查服务管控、困难群众走访、流动人口登记等工作。坚决落实排查不漏一人、隔离不漏一人、监测不漏一人、管控不漏一人的疫情防控措施。她尽心尽职的工作风格,在群众中赢得了口碑和尊重。在花桥村全员的共同努力下,无确诊病例报告。
她坦言,其实自己做的只是一名普通党员干部应该做的事情,越是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就越要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勇担重任,不畏险情深入现场。
勇挑重担
疫情一线做表率
彭水县应急局赵小宁在疫情期间,勇挑重担,全身心投入到一线工作中,为全县疫情防控物资调配保驾护航。
疫情期间,赵小宁从未休息过,一直坚守岗位,主动积极筹备各类应急物资,认真落实全县各乡镇(街道)28个防控卡点的应急物资保障。大到帐篷、折叠床等,小至一个口罩、一瓶消毒液等,坚持做到及时发放、按需发放,她建立的物资台账,做到账物相符,清清楚楚。在接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指示后,她用最快的速度盘点、清查、统计、建档、分类、出库。连轴的工作,她把自己患病的身体置之度外,熟练而麻利的统计着各类物资。跟单位男同事一起搬运物资,一床床、一件件、一箱箱,来来回回,大量的应急物资终于分装上车,她就是这样一位“女汉子”。
在国难面前,她以工作为重,坚守好岗位,干好手中事,用满满正能量感召人、鼓舞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尽显应急人的责任与担当。
坚守岗位
抗疫有“胆”更有“担”
这个春节假期,作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城口县应急局救灾科科长滕歆丽本可以在家多陪陪孩子,多为家人烧几餐可口的饭菜,但她毅然站到了疫情防控一线。
农历正月初一,滕歆丽接到局值班室电话通知,来不及向长辈们道声祝福,便匆匆回到了岗位上,全身心的投入到疫情防控战斗中。她每天都要清点救灾物资、报告储备情况、调度汇总统计、到各个卡点督查救灾物资使用情况、宣传救灾物资使用规章制度,她的日常被排得满满的,加班加点到深夜都是家常便饭,但她却从未有任何怨言,一直坚守岗位。
疫情形势严峻时,各乡镇街道物资紧缺,为了保障全县应急物资的调配划拨,滕歆丽手中的电话从未放下,不是调配物资,就是向各乡镇街道部门协调解释政策,嗓子已沙哑了。“一听到防疫物资紧缺我就着急,每天完成物资调拨我的心也踏实了。”滕歆丽说。在物资调度方面,滕歆丽亲力亲为,到各乡镇街道值守点实地查看,了解详情,有急缺物资的地方马上反馈,并协调第一时间运达。疫情期间,城口县应急管理局共调拔帐篷、棉被等应急物资1992件,及时解决了各值守点的燃眉之急。
她是一位母亲,却少了一份对儿女的呵护;她是一个妻子,却少了一份对丈夫的关怀;她是一个女儿,却少了一份对父母的孝敬。但她说:“作为一名应急人,疫情发生我必须上。”
苏崇生 李海霞